記者黃朝琴/專題報導
表演盛宴精采不斷,給你初冬好時光,眷村舞臺劇《康樂隊來了》,三重一村歡樂登場;《仁慈小酒館》溫柔獻演,無聲點亮家族記憶;豫劇團雙齣辨真假,看行騙求生與思辯翻身;TCO邀你《聽.繁星點點》,國樂新銳共譜新風;薪傳重塑老戲《三進士》,看人性糾結與動人團圓;魏德曼領軍NSO,《樂響啟示錄》展現好默契。
《康樂隊來了》 重回眷村吃辦桌
眷村舞臺劇《一村喜事:康樂隊來了》,明起至12月21日每逢週五、週六、週日新北市空軍「三重一村」登場,搭配眷村菜辦桌,回到80年代村長嫁女兒場景,重現昔日康樂隊勞軍,融合特技、舞蹈、相聲與戲劇,大秀疊羅漢、疊高椅,好看、好吃又好玩。湯志偉、岑永康輪流飾演村長,穿上復古闊領的銀管流蘇裝,模仿高凌風開唱,羅美玲飾演村長太太,又演又唱帶動歡樂氣氛,周定緯飾演外地女婿,為博取岳父認可,一次搖10個呼啦圈,與新娘展現雙人特技,那祈、余子嫣輪流演新娘,施展甜美歌喉。
《仁慈小酒館》 走進家族記憶
國家兩廳院《仁慈小酒館》明起至30日北藝中心溫柔獻演,希臘—阿爾巴尼亞裔導演馬里奧‧貝努西,以父親生前經營小酒館的霓虹燈招牌,凝結一個家族記憶,結合奶奶家白瓷浴室的洗衣機、蹲式馬桶等極具巴爾幹風情物件,空椅子象徵父親位置永恆空缺,全劇無對白,音樂化為靈魂流動,搭配詩意光影,演員肢體時而柔和、時而狂烈,映照失落與重生間的張力,宗教儀式般節奏掌控舞臺,當代手法詮釋死亡、失落與家庭,邀觀眾走進靈魂詩篇,無聲中傾聽家族與時間的共鳴。
《求你騙騙我》、《陳三兩爬堂》 真假對決
臺灣豫劇團《求你騙騙我》與《陳三兩爬堂》雙戲鉅獻,29、30日臺灣戲曲中心登場,2齣作品風格迥異,笑中帶淚、辯中見智,前者是書生斜槓騙子的失控人生喜劇,主角金登科依靠運氣與唬弄生存,後者為知識女性的法庭攻防劇,主角陳三兩憑藉實力與真理反抗,2個不同角色展現極端處境的不同抉擇,構築虛實難辨世界的生存圖譜,以古典敘事找到解讀當下社會的密碼。
《聽.繁星點點V》 國樂新世代風貌
TCO臺北市立國樂團《聽.繁星點點V》29日中山堂登場,香港中樂團指揮大賽金獎黃蔚傑,攜手3位不同國樂團與音樂學系青年演奏家,展現國樂新世代風貌。古箏董彥彬演奏李博取材《桃花源記》的作品《桃花源》,以樂音鋪就尋夢、逐夢、憶夢的過程,表達美好未來期待;胡琴陳思潓帶來王雲飛《無極》,以善於抒發情感的二胡,表達「無極」可容萬物萬象、喜怒哀愁的深邃境界:胡琴陳芃名呈現任重《島祭》,描繪迎「大神」的廟會儀式,及儀式後信眾的平安喜悅。
《三進士》 觀人性糾結與動人團圓
薪傳歌仔戲劇團《三進士》29、30日大稻埕戲苑獻演,描述張文達進京趕考無音訊,其妻孫瑞娘獨力撫養2子,因貧困骨肉分離,18年後母子重逢,卻因階級隔閡掀衝突,最終在親情記憶的「八珍湯」解心結。編導打磨古冊戲,著重心理刻畫與敘事節奏,雙線呈現張文達落第的羞愧與孫瑞娘的孤絕,將勸善教孝主題轉化人性掙扎與情感糾結。既有母愛的堅韌、骨肉分離的悲苦,也有婆媳對峙的火花,以及兄弟對簿公堂的張力,聽一聲老旦哭訴,觀人性糾結,看動人團圓,歷久彌新老戲再次綻放光彩。
《樂響啟示錄》 跨時代音樂對話
NSO國家交響樂團《樂響啟示錄》29日臺北國家音樂廳獻演,全方位音樂家約格.魏德曼領軍,帶來孟德爾頌紀念宗教改革300週年,所做D大調第五號交響曲《宗教改革》,2年前曾指揮柏林愛樂演出,優美旋律讓樂曲多了平易近人親切感,同場亞洲首演魏德曼自己寫過編制最大作品《巴比倫組曲》,獨具張力當代語彙,從古典到當代,感受跨越時代的音樂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