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軍事論壇】民主友盟共造核潛艦 穩定亞太秩序

Date:2025/11/25 Clicks:10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批准南韓建造核動力潛艦(SSN),象徵著美國70年來奉行「核不擴散政策」的重大轉變,並將南韓提升至美國最核心的盟友行列。圖為南韓自行研製KSS-3柴電潛艦舉行下水典禮。(韓華海洋網站)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批准南韓建造核動力潛艦(SSN),象徵著美國70年來奉行「核不擴散政策」的重大轉變,並將南韓提升至美國最核心的盟友行列。圖為南韓自行研製KSS-3柴電潛艦舉行下水典禮。(韓華海洋網站)

◎魏光志

 今年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會日前閉幕,媒體焦點集中在美「中」貿易戰暫時停火。但真正具有深遠影響的轉變是美國總統川普與南韓總統李在明達成永久結構性協議。川普宣布批准南韓建造核動力潛艦(SSN),象徵著美國70年來奉行「核不擴散政策」的重大轉變,並將南韓提升至美國最核心的盟友行列。 

應對挑釁 強化水下戰力 

 根據美軍情資及媒體報導,中共不斷增長的核潛艦數量,使其向遠洋投射軍力增強。五角大廈「中共軍力報告」指出,在過去15年建造多達12艘核潛艦,包括6艘最新094型彈道飛彈核潛艦,在隱蔽性、速度和續航力方面皆具優勢,有利於遠洋海域任務,且通常配備潛射彈道飛彈,成為海上威嚇各國的軍事武力。除中共外,俄羅斯海軍近日公開舉行核動力潛艦「哈巴羅夫斯克號」下水儀式,高調聲稱其配備「海神」核動力水下無人載具和現代化武器系統,「足以摧毀沿岸國家」,示威意圖明顯。

 北韓最近則首次公開正在建造中的核動力潛艦,南韓潛艦專家評估,排水量在6000至7000噸級,獲得俄羅斯技術援助建造潛艦用核反應器,並可搭載約10枚以上彈道飛彈,以及具備核武能力的武器。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於今年5月起,與中共潛艦首次在亞太地區進行聯合巡邏,緊張情勢也令各國憂心。基於俄、朝、中共等海軍水下活動不斷,挑釁的意味濃厚,因此,美國在印太戰略安全與地緣政治的考量下,聯合盟邦強化軍力,尤其水下戰力的建構刻不容緩。

技術整合 推展AUKUS計畫 

 除南韓展開核潛艦建造計畫外,同為美國印太重要盟邦的澳洲,自2021年9月起,進行為期18個月磋商,美、英、澳決定合作建造新型核動力潛艦,取代6艘傳統動力的柯林斯級潛艦,2023年3月以3國國名第1個字母縮寫更名為SSN「奧庫斯級AUKUS」。其整合更多美國技術,英國將在未來2年內增加50億英鎊的國防開支,其中一部分將用於資助「奧庫斯級潛艦計畫的下一階段」,為橫越北美西歐和亞太的核潛艦聯合建造揭開序幕。

 AUKUS級核潛艦將採用英國勞斯.萊斯公司生產核反應器(PWR),澳洲將投資46億澳元(約30億美元)用於支持英國建造核潛艦,該計畫旨在透過AUKUS協議加強3國的合作能力。此筆資金將用於英國德比的勞斯萊斯工廠,以擴大其核潛艦的生產能力。英國計畫建造12艘AUKUS級核潛艦,首艘將在2030年底加入英國皇家海軍服役;12艘AUKUS級核潛艦建造計畫將在2030年代創造3.5萬就業機會,並在之後10年內提供3萬個職缺。澳洲除計畫建造5艘AUKUS級核潛艦外,已向美國採購3艘「維吉尼亞級」核潛艦,可至少擁有8艘核動力潛艦。當這些潛艦在英國皇家海軍和澳洲皇家海軍服役時,將共同訓練和巡邏,並進行聯合維護和支援,部分零件將與美國共享。

 澳洲海軍的AUKUS級核潛艦,將於南澳的奧斯本海軍造船廠建造,由ASC公司(該公司建造並維護柯林斯級潛艦)和BAE系統公司組成的合資企業負責。全面採用澳洲本土鋼材製造,預計在今年底前完成近5000項相關規格認證作業,澳洲不會為核潛艦生產核燃料,英國和美國計畫提供澳洲完整的焊接式核動力裝置。2030年之前展開建造作業,並於2040年代初交付,每3年建造1艘新艦。屆時,澳洲將編制兩型潛艦,如果AUKUS建造落後,可選擇自美國再購買2艘額外維吉尼亞級潛艦。澳洲海軍表示,AUKUS級將採用美國技術,包括推進裝置系統和組件、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和武器,並且將與維吉尼亞級具有高度通用性,共享推進裝置、作戰系統和武器的附件,從而增強相互操作性,垂直發射系統能夠發射巡弋飛彈,其中「戰斧」飛彈是理想的發射載具,並且還將具備發射極音速飛彈的能力。

美韓攜手 嚇阻北韓威脅

 南韓國防部長安圭伯11月8日宣示,將堅定推動核動力攻擊潛艦的建造計畫,運用優越的潛航性能與長程武器拓展反擊能力,建造核潛艦將成為南韓國防工業關鍵里程碑,其長時間續航力與長程打擊武器,可發揚靈活部署彈性,「在任何地點」執行作戰任務,嚇阻北韓擴張野心;南韓積極尋求與美方達成共識,俾利運用美方提供的核反應器、燃料供應,在其境內啟動建造作業。安圭伯認為韓華集團為全球效率最高、技術最先進的造船企業之一,並承諾投資50億美元,用於振興位於美國費城造船廠。

 南韓的工業產能正被切實地融入美國經濟,此舉打破以往框架,不再只是企望美國的安全保障,而是將其工業基礎與美國工業基礎整合,以形成單一戰略經濟集團。南韓在造船領域擁有30多年經驗,從技術發展角度來看,「在國內建造是合理的」,且更為合適。但川普揭示的南韓核潛艦建造的地點在費城造船廠,以確保美國最敏感的核技術機密不外洩,目前美韓正在積極磋商,預計可望進一步釐清核潛艦計畫相關細節。

日印抗「中」 鞏固戰略優勢

 甫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強調應加強日本的安全態勢,並承諾修改其《和平憲法》第9條,以因應嚴峻戰略挑戰。美國認為,與日本共同研發的潛艦計畫可以確保澳洲擁有及時應對近岸地區威脅的海軍能力,從而補充和加強美澳聯合軍事合作條約,並強化該條約的嚇阻目標。繼南韓後,防衛省建議,有關海上自衛隊正研議搭載飛彈垂直發射(VLS)系統的最先進潛艦應考慮運用「新世代動力」,意味著建議可擁有核子動力潛艦。

 日本擁有研製潛艦的成熟技術,同時具備西太平洋周邊海域的優異反潛作戰能力。東京已著手在未來5年內將國防開支提高1倍,並提升反潛能力,這表明日本願意承擔更大的區域安全責任。日本建造核潛艦仍須美國的同意,且還需民意支持,並修改現行法規作為配套,高市早苗同意引進採用「下一代推進系統」的潛艦,首次納入核潛艦採購選項,如果能有所進展,相對是配合擴展AUKUS計畫,提升區域安全的良機。

 南亞大國印度為對抗中共的海上軍力,計畫新造2艘核潛艦,並規劃在2030年前建造24艘潛艦,包括18艘柴電潛艦和6艘核潛艦,並打造蘭比利海軍基地,成為印度核潛艦的核心樞紐。目前已服役「殲敵者級」彈道飛彈核潛艦是印度自主研發,其餘國產SSN全數預計於2040年服役,有助擴大水下核嚇阻能力。未來獲得更先進的水下載臺,將顯著提升在印度洋地區的監控能力,強化印度的區域優勢,阻斷中共藉麻六甲海峽進出印度洋,鞏固戰略地位,同時可與美國和澳洲、日本合作,共同對抗中共日益增長的軍事力量。

(作者為退役空軍上校)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