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軍旅職人】陸軍航管人員指揮若定 精準判斷 

Date:2025/11/27 Clicks:3
陸軍航管人員席位分工陸軍航管人員席位分工

記者陳彥陵/專題報導

 「Alfa-fly可以跑道起飛!」陸軍飛行訓練指揮部塔臺內,無線電通訊聲此起彼落,伴隨旋翼高速轉動的聲響,各型直升機滑行、起飛、進場的動態不間斷地更新,每一道口令、每一次許可,都由飛航管制人員精準下達,確保任務安全、有效率地進行,這份工作沒有容錯空間,必須在高壓環境下維持絕對專注與正確判斷,就像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卻也是飛行安全最重要的防線。

 「飛航管制」一詞多讓人聯想到空軍,但陸軍同樣具備完整的飛行與航管體系,加上陸軍各型直升機執行多樣化任務,包含戰術支援、搜救、運補及災害應變等,因此各飛行基地均設有專屬航管單位;以飛訓部歸仁基地而言,航管人員須同時應對初級學員訓練與任務機起降,並與空軍及民航單位協調空域使用,每日起落的飛機更可高達近50架次。

 航管人員被稱作「空中的交通警察」,更可以說是「天空的指揮官」,要能成為專業航管人員並非一蹴可幾,新進人員首先要至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接受航空管制基礎學科訓練,包含飛航管理程序(Air Traffic Management Procedure,簡稱ATMP)、航空相關法規、航行情資、氣象學及無線電通信等,完訓後取得合格證書,方具備登上塔臺的資格。

熟手帶生手 逐步熟悉作業

 然而,登上塔臺並不代表能夠獨立作業,完成基礎教育返回部隊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塔臺內編制「督導席」、「空域席」及「航線席」,由飛航排航管組官兵輪值,並配有1名空軍「氣象席」,以及1位輪值的「塔輔官」;航管組負責的3個專業席位,在完成前述訓練返部後,須進行駐地自訓,藉由熟手帶生手方式,逐步熟悉基地空域範圍、航機動線與管制作業程序,依據官兵狀況實施6個月至1年的實習訓練。

 首先,須於西塔臺熟悉「航線席」作業內容,主要針對飛行初級教官起降訓練進行管制,熟悉航機起降許可、跑道使用和滑行道上的飛機管制程序後,即可進入東塔臺進行實戰磨練;有別於西塔臺的起降狀況,各型機於起降時會進行緊急課目與異常狀況演練,如模擬引擎故障、惡劣天候進場等處置訓練,「航線席」官兵須依狀況與其他席位協同處置。

 掌握航線管制工作後,才能進階至「空域席」,主要負責本場空域的航機訓練,協助直升機高度、時間、位置的管制,確保各航機之間安全距離,並負責飛機與各場站之間離場和進場協調;困難之處在於其管制方式採通信追蹤,飛行員主動通報位置與高度,管制員必須即時判斷並發出指令,同時須監聽多個波道,包含東、西航線席、督導席等,並在腦中建立空域立體圖像,掌握所有飛機的位置與動態,同步傳遞航行情資。

定期測驗 專業內化於心

 「若飛機起飛時引擎異常,塔臺會立即暫停其他航機起降,指示該機返場,並通知消防與救援單位待命,整個過程須在數秒內完成。」擔任臺長的吳育書士官長分享,「空域席」必須具備極高專注力,要能夠一心三用,同時監聽、記錄與快速決策,並即時思考「安全優先順序」,判斷誰該先離場、誰該等待、誰需要支援等,維護飛安可謂分秒必爭。

 此外,成為「督導席」管制人員,則須再至空軍通航資聯隊技訓中心參加「航管教官晉等班」,取得合格簽證後方能擔任督導與考核官兵的角色,必要時,可接替管制或進行緊急協調。另為確保飛安無罅隙,飛訓部每月定期實施學、術科測驗,使官兵達到「專業習慣化」,將航管作業的每一個動作、回話、程序,透過無數次演練與考評,形成肌肉記憶。

堅守紀律 確保飛航安全

 「飛安零容忍絕非口號,而是一種態度。」吳育書表示,航管工作強調制度化安全觀念,「應該沒問題」就等於不安全,只有百分之百的精準,才能確保任務完成;並強調:「我們追求的不是運氣好、沒出事,而是制度上不允許出事。」每一次通話、每一個許可、每一場交接,都必須標準化執行。

 航管工作身居幕後,沒有一飛冲天的豪情,卻承載巨大責任,航管人員以冷靜的語調、精準的指令,維繫飛安秩序,他們堅守的紀律與默契則是任務成功的保證,堅定守護著陸航部隊的飛行安全,確保每一次任務安全完成、每一架飛機都能平安歸來。

「航線席」官兵許可降落後,觀察直升機是否依照時間、位置要求執行降落。(記者陳彥陵攝)「航線席」官兵許可降落後,觀察直升機是否依照時間、位置要求執行降落。(記者陳彥陵攝)
「空域席」官兵須同時監聽、記錄與快速決策,相當考驗專業技能與專注程度。(記者陳彥陵攝)「空域席」官兵須同時監聽、記錄與快速決策,相當考驗專業技能與專注程度。(記者陳彥陵攝)
「督導席」官兵須監督各席位執行運作,並在管制席位有狀況時接替管制,以維安全。(記者陳彥陵攝)「督導席」官兵須監督各席位執行運作,並在管制席位有狀況時接替管制,以維安全。(記者陳彥陵攝)
「塔輔官」可協助觀察直升機飛行姿態,給予各席位管制建議。(記者陳彥陵攝)「塔輔官」可協助觀察直升機飛行姿態,給予各席位管制建議。(記者陳彥陵攝)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