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虢火
雙十國慶光耀大地,空軍雷虎小組操駕勇鷹高教機,揮灑藍白紅國旗色彩煙,自總統府上空飛越而過的那一刻,全民與友邦貴賓歡欣見證,同賀中華民國114年生日快樂。誠如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文告中所言,不論是團結抵禦侵略的血淚,還是前仆後繼為了追求民主自由、實現主權在民的無私犧牲,那些曾經與這塊土地交織的故事,都是我們共同的記憶。歷經千辛萬苦所打造的「民主臺灣」,正是臺澎金馬2300萬人在這個世界最明確的定位,也強調「臺灣是全體臺灣人的臺灣」,自信迎向未來,就是我們的目標。
這場以「變局中奮起的新臺灣」國慶演說,條理分明地闡述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也真誠展現友盟信賴的安全合作夥伴精神。但可想而知,向來以「消滅」中華民國為己任、屢屢揚言「武統臺灣」的中共,絕對不樂見我們自信奮起的團結風貌,立即透過「國臺辦」發言系統批評「鼓噪民主對抗威權。」意外官證「中國威權」不爭的事實;另有黨媒「人民日報」刊載署名「鐘一平」觀點,以臺灣民眾行使憲法所賦予的「罷免權」為例造謠生事,殊不知此番言論真實觸動「中」黎民百姓敢怒不敢言的炙痛,甚有網傳自嘲「談什麼選舉?轉頭看看我們想活到一百多歲的領導吧!」
謬論連發 加強認知作戰
長期觀察中共言行,都知其論述乖誕悖謬,只要「黨說了算」根本不管正義公理。中共之所以跳腳傷透心,並非是中華民國存在超過百年的真相,而是臺灣民主制度發展愈趨成熟,孕育出深厚、堅韌的公民意識,更重視自由平等與人權的普世價值。如同「照妖鏡」般,恰恰反映出中共極權統治下的中國大陸,人民有多麼無奈。事實上,所謂的共產「烏托邦」理念早已煙消雲散,數十年來「經濟走資」推波助瀾,讓「富的更富、窮的更窮」。自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人民完全喪失集會與政策發聲的空間,現在就連大學生夜晚嘴饞想吃湯包,自主「約騎」揮灑青春,都「於黨不容」,更遑論日前知名男星之死,各種陰謀論迅速四起,就是沒有人願意相信所謂的「官方調查」。種種現象對比兩岸差距,也難怪中共眼見臺灣團結自信前行,急到跳腳傷透心。
無法接受的是,選在我國慶盛典全民歡欣之際,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立即發表謬論,污衊我國民主發展現況。掛名「鍾一平」者,真實身分早遭識破為「中共中央一級事務評論,取(中、一、評)為隱喻」,姓鍾者並非確有其人,而是主掌意識形態的「中央政治局」核心觀點。有學者爬梳其文後統整分析,這個筆名撰文專門針對我國家領袖,自去年520賴總統就職以來,共發表包括「一紙空文賣國禍臺」等8篇文章,刊登時機多為我政府發布重要國策之際,亦或配合中共軍演「文攻武嚇」。中共官媒惡形惡狀,再經特定媒體推波助瀾,除了對我遂行認知作戰,也加強「大內宣」力度,誆騙「聽黨指揮」必能「偉大復興」。
堅拒統戰 展現臺灣韌性
所謂清者自清,世人獨醒者亦不在少數,「鍾一平」論點翻車時有所聞。特別是在鼓動極端民族主義,欲藉「一中」框架消滅中華民國,以及滲透文化領域、箝制演藝圈表態支持「祖國統一」等,都被臺灣人特有的敦厚向善與幽默感巧妙化解。面對前往所謂「內地」發展的藝人,只要不涉及「傷害中華民國的國家主權」、「鼓吹武統臺灣」這2條紅線,我國民眾均能諒解「人在屋簷下」的無奈。至於二戰結束後包括德國在內、發起侵略的軸心國,至今都順應民主潮流響應和平理念,當年我國「寬大為懷」政策,更造就當前臺日友好的基礎。唯獨《璦琿條約》慘遭俄羅斯竊據的舊有領土、烏蘇里江以東包括海參崴等戰略要地,至今不僅未見中共聲張,甚至強抹國恥、毫無羞愧之心地向莫斯科靠攏,也難怪遭到歐美民主盟邦唾棄,將「中」俄朝三國並列為「邪惡軸心」。
至於中共「國臺辦」的屢發謬論,我陸委會也嚴正聲明,強調臺灣主流民意反對抹煞我國家主權地位的所謂「九二共識」,1971年的聯大第2758號決議全文未提「中華民國」或「臺灣」,更無涉臺灣主權歸屬的認定,臺灣自始從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兩岸互不隸屬才是客觀事實及臺海現狀。賴總統演說內容基於客觀事實,展現對維持區域和平穩定的負責態度,而臺灣去年的經濟成長率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也超越了「中國」,如此亮眼的經濟表現,充分展現出臺灣經濟的韌性,反觀中共藉由軍武擴張,不斷在東海、臺海、南海製造事端,成為印太區域的麻煩製造者。中共不斷以經濟脅迫、軍機艦擾臺等手段恫嚇臺灣民眾,不僅無助於內部不斷持續惡化的經濟,也讓兩岸民心愈走愈遠。
互不隸屬 民意支持現狀
面對中共混淆真相、破壞團結的認知作戰惡行,臺灣人民到底如何看待?根據陸委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做最新民調顯示,「臺灣民意反對中共矮化我國家主權的政治主張;贊成兩岸互不隸屬、維持現狀。」並認為中共對臺滲透嚴重,支持政府強化兩岸交流安全管理。調查中分析,有高達將近8成5民眾不贊成中共「一國兩制」主張(83.7%),7成以上不同意「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說法(71.8%)。8成5左右民眾支持政府主張「廣義維持現狀」(86.4%),強調臺灣的未來由臺灣 2300 萬人決(83.1%)、近7成5贊成「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74.3%),維持長期穩定趨勢。
此外,也有超過6成5民眾認為近年來中共對臺灣的滲透作為愈來愈嚴重(65.5%),面對中共對臺統戰滲透威脅,近7成5不同意軍公教人員擁有中國大陸身分證件(74.5%),逾6成5贊成公務人員前往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須事前申請許可(66.2%)、 政府對於申請來臺交流的中國大陸人士,要加強審查和管理(66.5%)。也就是說,當前兩岸關係緊張的癥結,在於北京當局堅持以僵化的政治思維處理兩岸事務,不願正視兩岸「互不隸屬」的客觀事實,甚至以威脅利誘加大滲透力度,不僅造成臺灣民眾的反感,更慘將兩岸關係推向惡的循環。
事實證明,無論中共如何文攻武嚇,黨媒聲嘶力竭鼓吹極端民族主義,都無法獲得臺灣民眾的共鳴,我國政府也宣告「侵略必敗,團結必勝」,強調確保和平必須靠實力,宣示明年度國防預算將按北約標準超過GDP 3%,2030年前達到GDP 5%,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當前,我國除積極強化臺灣民主韌性,捍衛主權及自由富庶的生活方式,也呼籲對岸務實面對兩岸現實及真正的「主流民意」,進行良性、善意的互動往來,更希冀對岸廣大的14億百姓,都能和我們一樣呼吸自由的空氣,走出威權統治的陰霾,攜手傳遞希望的光芒。
(作者為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