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琹涵
久遠以前,我在臺北讀書。
那些年,茶藝館四處林立,蔚為風潮。古色古香的設計,增添了文化的意涵,頗為吸睛,也令人發思古幽情。我們和友伴們相約,也多在茶藝館見面,或喝茶或吃簡餐,把臂言歡,總可以消磨許多快樂的時光。
有的茶藝館在固定時段,還有人駐館算命,以廣招徠。那時我們年輕,青春是如此美好,我們對算命嗤之以鼻。我們都是新時代的女性,相信事在人為,哪裡肯在命運之前屈服?
記得有個茶藝館的牆上,還掛有一幅字,寫著「茶味人生隨意過,淡泊知足苦後甘。」讀來頗有餘味。
我想,淡泊的人不把名利放在心上,無所爭,自然容易知足;知足的人總能隨遇而安,也會比較淡泊吧!那麼,拿淡泊與知足並提是有道理,也頗有深意的。
在這充滿了酸甜苦辣的人生中,「苦後甘」也是一種祝福。那幅字寫得普通,想來並非出自名家之手,但文意倒是有幾分內涵。或許,也是因為我生平沒什麼野心,因此讀來比較契合。
只是,我並不認為人生可以隨意過,這牽扯到價值觀的問題。其實,也是見仁見智;或許,它的隨意過是帶著幾分隨遇而安的況味?
我喜歡陸游的〈舍北搖落殊佳偶作.其二〉:「路擁新霜葉,溪餘舊漲沙。栖烏初滿樹,歸鴨各知家。世事元堪笑,吾生固有涯。南村聞酒熟,試遣小童賒。」詩意描寫:剛剛掉落的霜葉簇擁著道路,小溪邊上仍殘留著舊的沙痕。夜晚即將降臨,烏鴉都棲滿了樹枝,家裡養的鴨子也都知道回來了。世上的事情不過一笑置之,我的人生總有盡頭。聽人說起南村有新釀的酒,快點讓童僕去賒買一點回來。
生活中無須執著,不必強求,隨意適性就好。陸游能這樣,想來也是看遍大江大海,凡塵瑣事自此可以不再拘泥於心了。這也是一種豁達,足以讓人生更為開闊,包容也就多了,多麼值得我們潛心學習。
我但願能追求一個夢想,有益國家社會,既然心中有夢想,當然要即知即行,向著標竿奔去,活得很忙,卻也是有意義的,能得如此,才注定了自己的人生沒有虛度。
距今都已幾十年了,歲月的流轉這般快速,有誰想得到呢?偶爾我仍會想起那幅字,也依舊認為的確獲得滿心的平靜,並且受到激勵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