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社論】貫徹酒駕零容忍 塑建優良典範

Date:2025/11/22 Clicks:17

 氣溫驟降,國人「冬令進補」之風正盛,無論是麻油雞、羊肉爐、燒酒雞,均為補冬餐桌上的優選,但這類含有酒精的食品雖帶來暖意,卻也為行車安全埋下隱憂。近日新北市即有一名男子,與朋友聚餐食用薑母鴨後,騎乘機車與汽車發生擦撞,酒測值高達0.86毫克,大幅超過法定標準而遭移送法辦。為避免一時不察而肇禍,國防部特別提醒官兵,休假期間與親友餐敘,一定要注意酒精殘值的風險,防杜危安。 

 嚴冬時節進補雖是人之常情,然而任何形式的酒精攝取,都可能對駕駛能力造成實質影響。根據相關研究指出,當人體血液酒精濃度在百分之0.03至0.05時,多數人對於駕駛速度及距離的判斷力會開始變弱;當濃度達到百分之0.08至0.15時,意識與判斷力將受嚴重影響;若超過百分之0.15,則會進入恍惚,甚至直接導致意識喪失的狀態。

 我國《刑法》規定,只要酒測時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以上即構成犯罪。對肩負保國衛民重責的國軍官兵而言,一旦酒駕上路,形同將自身、他人及部隊的安全,置於一顆不定時炸彈之上,全體官兵務須體認酒駕的危害,恪守「酒駕零容忍」的鐵律。 

 軍人肩負保國衛民責任,一旦發生酒後駕車情事,不但可能造成無辜人員的傷害,更會將自身前程、家庭幸福,以及國軍整體形象與榮譽,悉數葬送。法律上對軍人酒駕的懲罰,高於一般民眾,近年立法院已初審通過《陸海空軍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現役軍人曾犯酒駕,經有罪判決或緩起訴處分確定,於5年內再犯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酒駕者駕駛公務或軍用動力交通工具,得加重其刑至2分之1,罰責可謂重矣。

 國防部檢討歷來軍紀案件,發現仍以車禍肇事(含酒駕)為最高,顯示「人為因素」一直是軍紀案件的主要肇因。當《刑法》與《陸海空軍刑法》皆已大幅提高酒駕罰則,對軍人酒駕的處罰規定重於一般民眾,每位官兵一定要加強自我約束,建立正確行車安全觀念,珍惜生命。 

 酒駕行為常發生宴飲之後,因此,防制酒駕的根本,仍在於每個人能否建立尊重生命的態度,在飲酒之際自我約束或接受規勸;國人酒桌上的勸酒習性,亦應適可而止。為能酒後安全返家,亦有許多便捷的解決方案,如善用酒後代駕服務,或飲酒前採取指定駕駛,均可避免誤蹈法網。酒駕行為完全沒有任何合理化的藉口,唯有人人警惕自己,並相互勉勵,才能建構良善的飲宴文化。

 酒駕一直是我國交通上的重大危害,近年來政府與立法部門多次修改相關法令,對酒駕的懲處日趨嚴厲,期能達到嚇阻效果。法務部更已多次開會,研擬修正《刑法》,期能重懲酒駕致死者,甚至考慮將酒測值達0.75mg/L作為酒駕致死視同殺人罪的門檻。放眼國際,對酒駕的懲戒力度皆極為嚴格:美國一旦因酒駕被捕,汽車責任險保費隔年將上漲94%;在日本,供酒者和同乘者必須負擔相關的刑事責任和30萬日圓以上罰款。從美、日兩國的嚴格量刑可知,遏阻酒駕惡行是世界各國重視的治安課題。國軍官兵應引以為戒,並且深切體認,真正杜絕酒駕的關鍵,在於每個人內心的自我節制。 

 我們呼籲全體官兵,在專注戰訓本務同時,更應恪守軍紀,以確維國軍整體戰力。酒駕是一條不歸路,可能瞬間摧毀多年努力的成就,對家庭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更會嚴重傷害國軍苦心經營的正面形象。各級幹部對於各項安全維護,應著重「防患於未然,弭患於無形」,對於防杜酒駕更是如此,畢竟酒駕肇事的後果非死即傷,屆時再多的懊悔都於事無補。

 綜言之,酒駕是一件嚴重危害自己與他人生命安全的危險行為,只要人人建立守法重紀的觀念,必然可以防止不幸事件再次發生。全體官兵應嚴以律己,將「酒駕零容忍」認知,內化為一種自然反應,就能避免遺憾。期許官兵身體力行,貫徹各項軍紀要求,以最高標準自我約束,展現國軍重榮譽、守紀律的情操,為國人塑建優良典範,同時確保部隊戰力永續。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