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社論】中共滲透影響認知 民眾應謹慎小心

Date:2025/11/27 Clicks:3

 近期,由中國大陸創作者製作、改編自某立委多年前質詢內容的影音作品,流傳相當廣泛,但近日在抖音上,竟出現該立委低調前往中國大陸的偽冒短影音。由於明年我國地方選舉在即,中共此舉是否在為生成深偽作品,進而滲透干預選舉進行演練,值得關注,政府提醒民眾務必謹慎小心,提高警覺。

 中共的滲透之所以舉世矚目,在於其滴水穿石的功夫,各領域、各階層的人群都可拉出與混入,尤其近年屢屢傳出,其意圖藉培植代理人進入他國政壇或議會,以進一步影響干預該國決策意向。

 我們過去熟知的「統一戰線」,中共在策略上往往會先從思想滲透打開缺口,以統稱「三戰」之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以及伴隨統戰及「三戰」而來的接觸、勸誘、拉出、混入、潛伏、分化、煽動、混淆、破壞、脅迫、顛覆,構建出所謂的「隱蔽戰線」;整個過程與手法,勾勒出其滲透民主社會的目標,就是藉影響鎖定目標之認知,進而改變受眾行為,最終打擊甚至摧毀民主體制。

 一直以來,中共從不諱言其滲透所造成的破壞力。舉例來說,國共內戰時期的共諜吳石,來臺後曾任國防部參謀次長,先後將《臺灣戰區戰略防禦圖》、《海防前線陣地兵力、火器配置圖》、各防區的《敵我態勢圖》,以及臺海海流資料、臺灣島各戰略登陸點地理資料分析、各軍種戰鬥序列及重要人資等機密情資,洩漏給中共潛伏在臺諜報組織黨羽,事跡敗露遭逮捕,經審判後予以槍決。

 滲透敵境並進行竊密、分化,甚至暗殺、破壞、顛覆,實乃受命諜報人員之職責所在。無論是民主國家或威權體制,各國普遍將殉職諜報人員奉為「無名英雄」,各情報機關多有其內部表揚與緬懷成仁前輩之傳統;但對外最多也就是揭露部分事蹟,以表達對諜報工作隱密不透風特質的最高崇敬。因此,我國軍事情報局將劉連昆將軍供奉於忠烈祠,與中共將吳石姓名鐫刻於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都是兩岸各自以國家層級,表達對敵後滲透成仁人員的尊敬。

 我國歷經民主轉型,也曾勇於對過去非常時期的非常作為提出糾舉,披露當年審判吳石案的程序嚴重瑕疵,因此將這位危害國家存亡的中共間諜,一視同仁列入白色恐怖受難者。這是民主社會對程序正義展現的堅持,卻絕非將吳石當年對國家造成的傷害一筆勾銷;我國歷任政府與政治工作者也基於對獨立機關職權與轉型正義的尊重,並未刻意張揚或趁機消費吳石。

 但近來,中共刻意將「隱蔽無名」轉化為用影劇節目「公開表頌」,甚至刻意動員陸民以旅遊觀光名義來臺,並赴馬場町向吳石獻花。探其究竟,除與中共安全部門公布我方資通電軍官兵個資的情報戰伎倆若合符節,更是為了進一步擴大以複合威脅型態產生認知作戰的效應。對比之下,我國民主理念早已深刻內化,任何國人的想法與態度皆屬個人自由,只要不違背法律,無需鼓勵亦無需強迫任何人做任何事,這就是民主與威權體制的不同。

 陸委會日前特別示警中共對我滲透的各式樣態,大致有6大手法,包括脅迫洩密、滲透基層、滲透政黨、科技洩密、介入選舉、灰色地帶侵擾等。即使進入數位年代,滲透活動除在網路空間進行,多數仍不脫離實體操作,例如對海外僑民的脅迫,除了網路社群霸凌,包括運用海外公安局及在地協力幫派分子暴力滋事要脅,以及海外校園黨組織監視策動戰狼挑釁行徑。出走海外的維吾爾、西藏獨立運動及香港民運人士,對於中共藉由滲透海外社會進行騷擾脅迫,最是熟悉不過,尤對其運用網路滲透監控,更是深具戒心。而中共自知其監控對象警覺性高,竟發展偽冒族群識別的網路App標示,企圖藉此混入該類社群以監控動態,甚至以此遂行分化或挑撥,防不勝防。

 國安局也發現部分陸製「生成式AI語言模型」,內容常會出現中共官宣、歷史偏差、資訊操弄等嚴重偏頗與不實資訊,並將使用者個資回傳其掌控之陸企伺服器,一般民眾應謹慎並嚴防資料外洩。

 運用AI生成的敘事影音,由於蒐集並運用來自我國社會自由流通的資料,藉由「檢索增強生成」流程,可不斷更新資訊,加上對前後文的回顧檢視及情緒表情脈絡的連續性已大為加強,深偽效果幾可亂真。若刻意搶在網路遮蔽期間大肆散播是類爭議訊息,製造恐慌騷動,將極具滲透性與破壞力,國人不可不防。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