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國際瞭望】李在明訪美 深化合作推升利益

Date:2025/10/08 Clicks:52
 南韓總統李在明(左)日前訪美,承諾強化對美投資,以及半導體、造船等多領域合作。(達志影像/美聯社) 南韓總統李在明(左)日前訪美,承諾強化對美投資,以及半導體、造船等多領域合作。(達志影像/美聯社)

◎胡敏遠

 南韓總統李在明於8月23至27日訪問日本及美國,25日拜訪美國總統川普,同時進行重要議題討論。其訪美行程也伴隨南韓約15名重要企業家隨行,目標則是與美國政府及企業界進行深度合作,其中包括半導體、核能、造船等產業。李在明政治立場不同於前任總統尹錫悅,尤其在對美國及北韓立場,被歸類為「親『中』、親北」派領袖,因而與川普會晤時,所涉及如何處理北韓問題,都是國際間矚目焦點。

 李在明訪美前先赴日本訪問,目的是要修好其與鄰居關係,並希望達成加強美、日、韓3邊合作意圖,以因應亞太地區非傳統安全威脅,及如何共同應對北韓的核武威脅。其訪美重要議題尚包括洽談南韓協助美國復興造船業,由於美國近十年來造船工業沒落,使美海軍艦艇維修出現嚴重落後,加上中國大陸造艦速度崛起,美國海軍戰力亟需補強。因此,訪美與川普討論造船業合作事宜,符合兩國利益同盟,也深獲川普歡欣。

因應美增關稅 雙方磋商

 自去年底至今年7月6日,南韓歷經政治動盪,包括尹錫悅宣布短暫戒嚴後,以失敗告終;國會對尹錫悅實施彈劾,並經大法官法庭裁定罷免成功;南韓隨即舉行總統選舉,李在明當選。期間,南韓雖遭遇美國高關稅協定,其則以總統大選、政局尚未穩定等理由,將美韓經貿談判拖延至大選完畢後再展開。實際上,美韓貿易代表早已從5月展開雙邊磋商,就半導體、5G網路、AI技術等領域進行討論,南韓希望能在上述領域減少美方施加的出口限制;其次,南韓要求美方減少對韓國汽車和電子產品關稅,美方則要求南韓須加大對美國投資。

 7月30日,兩國達成談判協議,美方同意對韓國汽車和電子產品關稅由 25降至15%,並重新評估對韓國鋼鐵、鋁材的額外關稅;韓方則同意增加3500億美元對美國的投資,同時增購美國能源與天然氣,以及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韓方允諾的投資項目對其造成困擾,因資金如何籌措及開放美國農牧產品進口,對李在明政府帶來極大挑戰。

 為因應美國對韓加徵關稅,李在明出訪美國即是為解決關稅及投資項目進行磋商。其次,南韓對美國軍事保護依賴非常深,不願因關稅議題而讓同盟合作出現裂痕。再者,對於經濟問題則不樂見因高關稅而造成南韓經濟出現發展緩慢問題。尤其,美方還要求韓方在半導體、AI、可再生能源和其他高科技領域產業遷至美國。然而,韓國是全球最大半導體生產國之一,尤其三星、海力士等大型企業對美國市場依賴頗深,這些企業對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感到焦慮。

 目前,北韓對南韓發動侵略可能性雖已降低不少,主因中共與俄羅斯對北韓具有控制力與影響力,兩韓發生戰爭機率更低,南韓民眾對美軍重視程度進而降低。因此,民眾及部分政府官員對美國加徵高關稅,以及要求南韓赴美的巨額投資深感疑惑,該舉措間接傷及美韓在安全、經貿及聯盟間的關係。因此,李在明此行是為修補與美關係,同時也為解決上述難題。

安美經「中」 確保與各國利益

 李在明訪問白宮前先訪日,與此同時,派遣國會議長作為特使,參加中共「九三閱兵」。李在明的外交政策試圖在美、日、「中」間保持平衡,確保維持與任何一方的利益,其外交策略可稱為「安美經『中』」的彈性政策。

 美韓元首峰會上,李在明透過風趣言談化解兩國在關稅方面的緊張局面,同時強調扶持美國造船業,讓美國軍艦及商船能經由兩國合作,使美國航運業再次偉大,此舉正中川普下懷,並與南韓簽署共同合作備忘錄。尤其,陪同李在明赴美訪問的南韓財閥企業主,主動與美國商務部及相關企業談妥有關赴美投資的各項合作計畫,都讓白宮甚為滿意。

 李在明深怕得罪中共,特別派國會議長赴「中」,向習近平轉達李在明親筆信,強調韓國高度重視與中共的關係,並希望推動兩方關係正常化發展。由此看出,李在明的外交手段極其務實,希望能在美、「中」之間取得平衡,並確保南韓的最大國家利益。

加強經濟合作 轉向產業融合

 美韓高峰會聚焦議題,包括貿易安排、關稅調降、投資合作及安全議題等,同時討論美韓聯盟現代化與駐軍費用分攤議題,南韓並向美國提出的龐大投資計畫,涵蓋能源、航空、造船、半導體等領域投資。依據美韓關稅與投資協定,南韓向美國承諾投資總額為 3500 億美元,其中1500 億美元專門投入美國造船業,此為川普最為在意的項目。南韓將投入50億美元擴建港務基建工程,例如增建碼頭與岸壁等藉此提升年產能,從目前每年不到2艘提升至 20 艘。

 韓國2大造船業(大宇、三星)與美國簽署非約束性合作協議,涵蓋造船、海軍維修、海上物流、基礎建設等。顯而易見,韓國運用其優越的造船能力為籌碼,有利讓美方在對韓關稅上有所讓步,同時藉由加強同盟經濟合作,可從軍事安全合作走向產業融合,讓美國對韓更加信任。

 李在明訪美是其就任總統後首次進行的國事訪問,從訪問成果來看,南韓具體達成經貿合作、外交務實與戰略合作等3項。在經貿合作方面,李在明具體對美提出造船業合作計畫,承諾1500 億美元振興美國造船業,此舉不僅展現南韓造船業實力,也回應美國對該產業復興的期待,成為雙邊經貿與產業合作亮點。外交方面,李在明強化美韓同盟重要性,也維持與中共友好關係。戰略務實方面,派遣特使團前赴中國大陸,表達推動「中」韓關係正常化意願,這種「務實外交」展現韓國在美「中」競爭中,追求戰略平衡的姿態。最後,李在明將半島非核化與地區穩定視為韓國國家戰略的重要議題,成功向美傳達,南韓欲在區域大國競爭中,扮演平衡參與者及和平提供者的角色。

 不可否認,李在明訪美行程是一次成功的外交之旅,但上月28日,南韓總統高級顧問已表明,無法一次性預付高達3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款,將尋找其他解決方案替代,以避免對國內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作者為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