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浮世繪典藏傳藝

Date:2025/11/25 Clicks:12

◎王麗娟

 南下高雄,好友相約去楠梓的創價美術館,參觀《從江戶到近代──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小時候經常看到「浮世繪」這個名詞,只知道是來自日本的傳統藝術,畫裡大多是美人或武者。

 進入美術館後,映入眼簾的是《富嶽三十六景的凱風快晴》,「富嶽」就是眾所皆知的富士山,「凱風」和薰風都叫做南風,是由南向北吹的風。在日本,夏末進入秋天的晴朗早晨,蔚藍的天空下,可看到被染成紅色的富士山,又被稱為「赤富士」,不同於時常見到山頭是白雪靄靄的富士山。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從日本關東各地以不同角度遠望富士山,不管日子是晴是雨,富士山都靜靜地參與民眾的生活。

 富士山腳下,樹木被風吹成傾斜,旅人彎著身前進,手忙著壓緊頭上的笠帽,懷中的和紙卻被強風吹得半天高,像風箏一樣飛在空中。另一位的扁擔前後挑著布包,也被狂風吹得前後搖晃,狂風帶來各種動感,而不遠處的富士山依舊是悠然的矗立;動靜之間,有著強烈的對比。

 浮世繪構圖簡潔明快,重點突出,一幅幅作品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江戶時代後期,旅遊風氣逐漸興盛,結合日常情景的風景畫,成了浮世繪的重要題材之一,生動地描繪當代人的生活樣貌,充滿獨特的日本藝術風格。

 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版畫,不同於機器重複印刷,是由多種職人分工,結合雕刻與手工印製,屬於複雜的綜合性藝術。光是調色就會產生無限多樣的變化,很難預知會是什麼色彩。在山櫻花枝幹做成的木板上雕刻,刷在由構樹做成的和紙上,色彩滲入和紙纖維,重複上色後,就會出現與原作不相同的色彩。

 「御茶津希」就是日本的茶泡飯,展覽中多次出現「不二見茶屋」,「不二」的意思就是一,是指從屋內唯一可以看到富士山景的茶屋。這裡可以喝茶,吃茶泡飯,還兼賣當地的特產──火口。在老師引導下,參與遊客觀察入微,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七位旅者在茶屋各有不同的神態,長椅上一位優雅的女士正欣賞遠處的富士山,另一位女士是轉頭聆聽老闆的介紹。一名轎夫忙著用木槌敲打草鞋,早期穿的草鞋不但輕便又透氣,還可以防滑。用木槌反覆敲打,會讓草鞋變得更柔軟,才不致戳破皮膚。有一個人休息夠了,正在調整草鞋的綁腿,準備繼續上路。

 我也自行上路,依著老師的教學模式欣賞畫作。

《神奈川沖浪裏》幾位船伕緊緊趴在船上,富士山的靜態模樣和大潮激起的浪花,形成鮮明對比。我發現漫天的浪花模樣,就像一座巨大的富士山,真正的富士山反而變小了,靜靜地佇立在遠處,成為有趣的對照。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