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社論】杜絕新興毒品危害 維護部隊堅實戰力

Date:2025/10/30 Clicks:48

 日前,桃園一名男子駕車肇事逃逸,又因神情恍惚自撞路樹,警方在其車內赫然查獲電子煙與俗稱「喪屍煙彈」的依托咪酯,全案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及公共危險罪移送。此案件只是近期新興毒品危害的冰山一角。從毒駕失控撞人、撞毀民宅,到吸食後肇生暴力傷人情事,這些怵目驚心的案例在在警示,毒品危害已嚴重危及公眾安全。

 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2024年世界毒品報告》數據,全球吸毒人數過去10年內增加20%,趨勢令人心驚。特別值得世人警惕的,是新興的硝基氮類、依托咪酯、噻拉嗪等3類毒品。這些以化學合成的鎮靜劑,經改造後,已變成具高度成癮性、難以戒除的毒品,並在年輕族群中迅速蔓延。尤其,新興毒品製造者不斷改變包裝方式以規避查緝,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傷害既深且鉅,也對反毒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毒品危害社會之大,可謂罄竹難書。以吸食毒品駕車為例,往往會因神智不清、反應遲鈍,猶如不定時炸彈橫衝直撞。回顧近年,從執勤員警不幸殉職到多起重大死傷車禍,皆是毒駕者意識喪失所致,許多無辜民眾無端飛來橫禍,導致家破人亡,令人唏噓。這些悲劇也凸顯,毒品是破壞社會秩序與公共安全的罪惡之源。國軍官兵肩負維護社會安定的責任,尤應潔身自愛,恪遵法紀,絕不能容許毒品危害自身,危及社會。軍隊是紀律與榮譽的象徵,軍人涉毒除自毀長城,對軍隊形象傷害更是難以彌補。

 近年來,電子煙日漸興起,儼然成為毒品泛濫的溫床。許多人誤以為電子煙對身體無害,甚至認為是時髦之舉,實則不然。醫學研究已證實,電子煙油本身含有丙二醇、二甘醇、甲醛等多種複雜的有毒與致癌物質,且尼古丁成分極易導致成癮。而不肖人士將依托咪酯等新興毒品摻入電子煙油,以多樣口味和時尚包裝,誘騙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相當惡劣。我們要嚴肅提醒官兵,切莫因一時好奇,或追逐流行而輕易嘗試。專家警告,一旦吸食,不僅會引發阻塞性支氣管炎,造成心、肺、腦等器官損傷,更可能影響大腦發育,造成永久性情緒障礙。

 新興毒品包裝日益精巧,經常偽裝成咖啡包、糖果、飲料等形式,以降低人們警覺性。為避免誤蹈法網,全體官兵應時刻自我警惕,謹守軍紀營規,明哲保身。各級幹部亦應利用各種時機,提醒所屬官兵休假期間務必從事正當休閒活動,勿涉足不正當場所。這些地方不僅是藏汙納垢的罪惡淵藪,更是毒品交易與濫用的是非之地。須知,身為軍人,當以維護軍隊榮譽為核心,將精力投注於體能訓練,建立正確的壓力紓解方法,萬不可依賴藥物提神或尋求不正當的刺激;在各種公開場合,更要提高警覺,切勿接收陌生人贈送之飲料、香菸,以確保自身安全。

 從法律層面來看,施用毒品將面臨嚴厲制裁,不可不慎。根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規定,施用一級毒品(如海洛因)將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施用二級毒品(如大麻、安非他命)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即便持有三、四級毒品達一定數量,亦有刑責,最高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些律令,充分體現國家對毒品犯罪的「零容忍」態度。初犯者雖有機會透過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程序戒癮,但若5年內再犯,將直接面臨刑責。

 為落實反毒工作,國軍持續強化尿液篩檢作業,並擴大篩檢對象,期貫徹毋枉毋縱的原則。值得注意的是,官兵一旦涉毒,必將遭到汰除,斷送軍旅生涯。現今軍人涉毒比例雖遠低於社會狀況,國防部仍將持續戮力反毒,以維護部隊紀律與軍風。

 反毒工作是一場持久而艱難的戰役,也是國軍無可旁貸的責任。毒品不僅影響個人身心,更會對家庭、社會乃至國家安全,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國軍官兵肩負守護國家安全的重責大任,應當展現堅定的反毒決心,向毒品說不。

 綜言之,國軍推動反毒工作不遺餘力,置重點於制度面的調整與多元的法治教育宣導,旨在致力將反毒觀念內化為官兵的思維。面對新興毒品帶來的諸多危害,各級幹部應與時俱進,將防制重點放在電子煙與喪屍煙彈等新興載體上,杜絕毒品危害。唯有全軍上下同心協力,以滴水不漏的態度,確保部隊的純淨與戰力完整,方能不負國家與人民所託,維護軍隊形象與榮譽。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