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寰宇韜略】「邪惡軸心」動作頻仍 挑戰國際秩序(上)

Date:2025/09/12 Clicks:56
俄羅斯、中共、北韓與伊朗等「邪惡軸心」4國的軍事合作,已成為當前與未來全球安全威脅。圖為俄國總統蒲亭(右)、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俄羅斯、中共、北韓與伊朗等「邪惡軸心」4國的軍事合作,已成為當前與未來全球安全威脅。圖為俄國總統蒲亭(右)、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李華強(譯)

 俄羅斯、中共、伊朗與北韓組成新的「邪惡軸心」陣營,已成為國際社會頭號麻煩製造者,嚴重破壞區域穩定,影響遠大於單一成員所及。鑑此,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特專題研析,聚焦其軍事合作現況與影響。(編按)

挑戰國際秩序 破壞穩定

 俄羅斯自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以降,便持續與中共、伊朗與北韓3國合作,引為關鍵助力;這一被稱為「邪惡軸心」(axis of upheaval)的同盟關係,透過軍事合作,相互提升軍力,支持彼此破壞穩定作為,甚至合力展開灰色地帶行動,意欲挑戰、對抗美國暨盟邦與區域穩定。

 儘管「邪惡軸心」多數合作範疇,係針對特定主題與雙邊模式進行,惟其影響正迅速擴及整個陣營。分析發現,4國雖多認為其各有盤算,均無意挺身為其他成員國耗費非必要成本,但在對抗美國壓力的場合,仍伺機相互支持。例如外交作為、軍事演訓,抑或是共享情資與先進技術交流,乃至於維繫自身極權體制,共謀挑戰,甚至推翻現行國際秩序等考量,種種誘因均助長合作關係,危害世局程度恐只增不減。

 俄、「中」、伊朗與北韓軍事合作關係,雖尚未正式提升至全面軍事同盟,甚或共同防務協定層級水準,但其雙邊與近期成立的三邊軍事關係,已對美國暨盟邦造成更甚以往的軍事挑戰,以及當前全球面臨的主要安全與利益威脅,以下係相關影響分析。

暗中輸出軍武 援助侵烏

 報告強調,俄國在烏俄戰爭中元氣大傷,若非中共、伊朗與北韓持續撐腰,俄國斷無可能延續戰爭。其中最顯著範例,係北韓於去年秋季,派遣1.2萬名部隊赴俄助戰,助俄國重奪一度遭烏軍進占的庫斯克州邊境地區。據美國防部情資,北韓與俄國於2024年10月簽署協防條約後,旋即派遣部隊赴戰場,挾密集人力優勢壓迫烏軍防線;此外,北韓還提供數百萬發砲彈、數百門火砲與數百枚短程彈道飛彈,南韓情報部門指出,不排除北韓將援俄自殺式無人機,藉此獲得經驗與改進依據。

 另一明證則是伊朗援俄武器系統,其中最知名者係見證者(Shahed)136與131型在內等各型武裝或自殺無人機。伊朗除派遣無人機教官至克里米亞指導俄軍,還同意協助俄國量產。據信製造工廠已自去年9月起投入運作。為此,俄國每年亦支付45億美元予伊朗,用於進口見證者系列無人機。此外,伊朗援俄品項另有彈道飛彈、彈藥與滑翔炸彈等裝備。自俄伊兩國於今年1月達成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後,也承諾強化軍事與軍工合作,惟內容不涉協防或軍事互援承諾,顯示該夥伴關係仍有其限度。

 此外,中共雖屢屢聲稱,未直接向俄國提供軍事援助,惟仍暗助俄國維持戰爭動能。最明顯的跡證,係中共持續運交大量軍工零附件,包括機械工具、微電子零件、戰機零件、火藥,乃至於非武裝無人機、防彈衣等可供軍用物資,以及軍/警用裝甲車等;據烏國官員所述,出口至俄國的附件,約占武器進口需求60%。

 去年9月,前美國總統拜登曾公開指控中共援俄侵烏,運交「非常大量零附件,協助俄國維持、製造並多元化戰爭機器。」去年秋季,各國也發表多份報告,直指許多最終運往俄國的武裝無人機,是在中國大陸境內製造。另一項間接奧援,係向飽受西方制裁的俄國國防產業提供財務紓困,以及協力將伊朗和北韓援助轉往俄國,包括允許北韓運送軍火船隻泊港與提供支援。

 綜上,其他3國支援,儼然已成俄國延續戰爭關鍵助力,有助補實國防工業與人力不足。儘管很難量化相關助益規模,但若無渠等助力,俄羅斯勢必難以為繼。再者,即使烏俄戰事終將停止,相關援助亦可能對俄國軍力造成長遠影響,加劇未來北約面對之威脅。

軍事科技升級 加劇威脅

 除助長俄國侵烏氣焰外,軸心成員間合作也使軍事科技水準獲得大幅提升,加劇個別國家對美國暨盟邦造成的威脅程度。例如俄國向中共移交的先進技術,即大大有助於軍事現代化,縮減與美國軍力抗衡的差距。去年9月,美國曾指控俄國向中共提供先進潛艦靜音技術,導致美軍更難偵測和追蹤共軍潛艦。不過數年前,外界仍難以想像俄國願向中共提供高等級機敏軍事科技,凸顯雙方加速深化合作進程。因此,俄「中」合作日益密切,將使美軍事科技凌駕中共的優勢隨之銳減,導致中共自認取得上風,誤判情勢,在印太地區挑釁衝突的可能性隨之升高。

 同時,俄國亦提供伊朗先進武器技術,作為無人機軍援報償。如伊朗亦曾於2022年尋求俄國協助設計和建造海軍艦艇;自去年8月起,俄國開始向伊朗交付先進防空與雷達系統。伊朗也曾於今年1月承認採購蘇愷35型戰機。惟在去年10月及今年6月,以色列空襲摧毀上述防空系統後,俄國並未介入相關系統修理與替換作業,凸顯雙方關係仍存在限制。畢竟俄國首要考量仍為自身戰況,以及憂慮與美國爆發衝突的風險,支援伊朗的意願程度仍有局限。

發展太空戰力 引發疑慮

 儘管俄國支援伊朗與其代理人的程度最為明顯,但中共與北韓亦未缺席。如中國大陸數家公司因擔任掮客,為伊朗籌購無人機與彈道飛彈關鍵零組件,於去年7月遭美財政部制裁。今年2月,伊朗曾展示1具液態推進火箭發動機,據稱係依據北韓提供RD-250發動機技術製成,可供發展新式彈道飛彈或太空發射載具。

 在「邪惡軸心」圈內,太空戰力尤其是饒具成果的協作領域;太空實力明顯較佳的俄國與中共,業已提供相關協助予北韓和伊朗。例如,自2022年起,俄國即多次協助伊朗與北韓發射衛星,這些名義上的民用衛星,實具備軍民兩用特性;而太空發射載具與洲際彈道飛彈科技之間的相似性,則引發外界對俄國協助北韓發展核武的疑慮。俄「中」對北韓太空計畫的支持,亦在2023年6月於聯合國安理會上,拒絕譴責北韓發射衛星之舉顯露無遺。(待續)(譯稿來源: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報告)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