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5)日出席「本國銀行加強辦理中小企業放款方案20週年成果高峰會」,期盼能多加宣傳政府提供金融支持的成功案例,讓中小微企業可以尋求相關管道,持續穩健成長、創新升級,並與高科技產業相互結合,使臺灣繼續在國際上取得關鍵領先地位。
「本國銀行加強辦理中小企業放款方案20週年成果高峰會」今日在臺灣金融研訓院舉行。卓揆指出,中小微企業在國際變局中,如未獲政府投入更大支持力道,恐無法快速調適,因此,今年4月美國宣布對等關稅的48小時內,政府就提出對國內產業的支持方案,從原先編列的880億元,到現在通過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強化韌性特別預算》,將預算規模提高至930億元。
卓揆表示,行政院談判團隊正積極與美方做最後磋商,目前已大體完成,正在做書面文件交換,期待臺美關稅談判能儘速定案,在最短時間內看到我國對等關稅調降至合理稅率,且不疊加原MFN(最惠國待遇)稅率,以及《232條款》相關稅率獲最惠國待遇等。並強調,政府秉持的原則就是要「維持國家競爭力、維持產業競爭力、維持國人健康、維持糧食安全」,這四項必須面面俱到;也讓國內產業界在對等關稅定案後能夠快速穩定,由政府加大力道協助中小企業研發轉型,推動淨零與數位雙軸轉型,並輔導業者開拓更多國際市場,以適應後關稅時代全世界競爭局面。
卓揆說,在政府及銀行界共同努力之下,已成功翻轉銀行辦理企業放款的結構,截至今年9月底,銀行業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占全體企業放款餘額比例已提高近6成5,顯示中小微企業已具有一定發展能力,尤其中小微企業在整體高科技產業供應鏈體系中更扮演關鍵角色,支撐國內科技大廠發展。
卓揆進一步表示,面對科技AI、淨零轉型時代,政府會全力建立完整的產業生態鏈。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中央已將相關施政重點以金字塔形式規劃呈現,其中,第一項政策是積極推動「五大信賴產業」;第二項是大力發展觀光產業、協助國內產業及加速推動危老及都更改建,以「擴大內需」;第三項是推動「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由經濟部編列109億元預算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