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理
思念存在於任何季節,記憶裡屏東縣的大武山腰,有個以優美古謠隊聞名於國際的泰武國小。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後的一個微涼的黃昏裡,我獨自在楓港堤岸來回地踱步,周遭也好似海一般湛藍。
一隻大藍鷺,緩緩地晃動在遠遠的山水之上。而我看得見燈塔旁的碼頭,伴著細碎的浪花……一種無法磨滅的甜蜜記憶,正從那海平面的金色餘暉向漁港延伸迤邐。
那天,大武山脈披著金色的外衣,夕照是有畫意的。車經泰武部落,當地排灣族人都這麼稱呼「吾拉魯滋」(Kulaluce),意指擁有四個小社區所形成的大部落。入口處,有排灣族勇士銅像佇立著。
偶然從藝文中心新建的石板屋中間,見到一對父女穿著傳統的服飾相互拍照的情景;轉個彎,一排排整齊的永久屋前,有婦人手牽著小孩,正準備前往參加節慶。恍惚中,就像迷人的動畫中看去一樣,有水晶似的燦燦之光照耀部落和教堂,令人感到祥和。
一旁的泰武國小,迴廊外牆的陶壺、太陽、百步蛇花紋等,每個角落的彩繪畫、傳神的木雕,都流進我深情的眼眸。霎時,悄悄地,悅耳地,從風中傳來校內孩童們合唱的古謠……他們唱出久已逝去祖靈的思念與盼望,他們把歌聲傳向世界,彷彿與安睡的星辰合而為一,都使萬物靜穆而歡愉。
歌聲稍稍回響了片刻,我一面豎耳傾聽,也一面記起八八風災後,原受災的排灣族居民經歷多次遷徙,走過了許多坎坷,終於遷村到臺糖的「赤山農場」。它就位於泰武鄉和萬巒鄉交界處,遂而建立了「吾拉魯滋」社區。
部落裡族人自產的咖啡豆香醇獨特,是令族民驕傲的;而國小古樂隊更是遠近馳名,學校也獲得「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等殊榮。
我看到族人已努力地過著嶄新的生活,只在一剎那,在我回眸的凝視中,那空中傳來的歌聲無比神妙,彷彿有一種完美的合音默契,正從藝文中心的廣場,以及這座百年的小學不停地散溢。等我暫享片刻幸福,歌聲已不知何時在天幕底下隱去了。
如今我沿著楓港堤岸,看到海水清澈見底,消波塊石縫裡的一隻小螃蟹,俏皮地探頭溜了出來……還有幾艘漁船在休憩的進出泊靠。這時我呆立著,而大海始終如一,它對著我神祕地微笑著,激起我跳躍的思考。
我想,在日後許多個夜裡,自己還能清楚地想起在風中聽到的故事;而「吾拉魯滋」部落裡的花和葉,又隨著四季而復甦,萌生希望。我期盼它永遠光燦,因為在那山腰中萬木上的餘暉似乎隱藏著祝福,讓我的思念一直持久地保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