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社論】盱衡敵情威脅 強化國防整建堅實戰力

Date:2025/09/08 Clicks:41

 國防部日前公布「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以務實誠懇態度說明國軍依當面區域戰略情勢與敵情威脅,訂定「建構不對稱戰力」、「強化防衛韌性」、「提升後備戰力」與「厚植灰色地帶應處能力」四大建軍主軸;也將據此規劃未來武器裝備籌獲、兵力結構調整、國防預算編列與武器裝備採購策進作為等,使國人了解115年國防施政重點,強化對國防的信心。此一報告內容的特色是透明、詳實,旨在對外宣示自我防衛決心,嚇阻中共犯臺野心,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我國《國防法》第31條明定:「為提升國防預算之審查效率,國防部每年應編撰中共軍力報告書、中華民國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與總預算書併同送交立法院。」其目的就是提升預算審閱效率,以及提升國防透明指標,使我國與世界民主國家一致,擔任區域和平穩定促進者。

 一般來說,「國防透明指標」最具公信力的檢驗方式,可以由國際透明組織每年所發布的「政府國防廉潔指數」(GDI)獲知。該指數評估各國國防部門的透明、廉潔與貪腐風險,評定A到F等6個等級。歷年來我國皆獲得象徵清廉之前三名殊榮,凸顯政府在推動國防事務之廉潔與效能,也是穩健提升國防能力,抵禦中共威脅的最大保證。

 當前國際情勢紛擾多變,區域安全深受強權國家影響。尤其,我國與中國大陸僅一海之隔,且中共始終未放棄武力犯臺野心,造成我國家安全日益嚴峻。從中共9月3日擴大閱兵所亮相武器裝備可發現,相較於去年,增加新型戰略核打擊飛彈、大型匿蹤無人機、無人載具作戰平臺、艦載雷射等,顯示共軍已朝向智能化與無人化作戰發展,我國對此必須審慎因應。

 依據最新中共軍力報告書,由於中共近年運用灰色地帶併正規作戰混合手段,「由訓轉戰」或「由演轉戰」更加容易。觀察其樣態,包括:一、於我鄰接區或限制水域,實施針對性軍演;二、藉執行聯合戰備警巡或遠海長航,維持對我軍事壓迫;三、於周邊海域劃設演習禁航區,演練對臺封控及「反介入/區域拒止」;四、海警船與海上民兵執行攔檢或聚集阻礙船舶進出入等。

 其次,中共的犯臺手段,可能會運用灰色地帶襲擾,對我進行戰略施壓,升級海峽封控,並伺機發動立體登島突襲。對此,國防部已依「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指導,及「多域拒止、韌性防衛」作戰整備方向策擬建軍主軸,並據以規劃武器裝備、精進編裝與編列預算,期能有效反制。

 國軍兵力整建程序,係以「計畫預算制度」理念,透過中長期目標設計、具體計畫、預算資源分配等方向,使政府資源分配與長期目標產生關聯,確保達成國家政策。

 國軍每年均會審視敵情、科技發展及作戰場景等趨勢,制定近中遠程聯合戰力規劃、10年建軍構想與五年兵力整建計畫,透過縝密之計畫作業,規劃5年施政方針,使政府及早進行資源調控,再依計畫完成年度預算分配。每年呈送立院之相關報告書,皆是國軍精密策劃之建軍備戰成果。

 報告書中強調,國軍將置入「機動、敏捷、致命、低成本、高存活率與備援、新興科技及人工智慧(AI)」等現代化建軍要素,提升嚇阻和防衛韌性,並呼應善用海島防衛特性,及以科技取代兵力之韌性建軍理念,創造優勢槓桿,擴大建軍效益。而文中亦提及,國軍正著手建案採購作業規定修訂,希望有效解決無人機等科技產品快速汰舊換新特性,及對美軍購需冗長之詢價議約程序等窒礙問題。

 在武器籌購方面,國防部近年循國防自主模式,已籌獲新型步槍、地面部隊C5ISR系統、監偵與攻擊無人機,以及防空/反彈道飛彈等,凸顯國軍近年來持續提升國防預算占比,恢復一年期義務役、成立全動署、持續推動兵力結構調整、實戰化訓練、後備制度革新與國防自主等重大成果。

 而在對美軍購方面,目前已升級戰術數據鏈路、籌購遠程精準打擊系統,以及防空、反艦、反甲、先進戰機系統,代表國軍聯合作戰能力之提升,已朝向建立友盟共同作戰圖像、智慧化決策機制,及建立濱海至內陸作戰之重層削弱能力。眾所周知,武器裝備仍需精銳人力操作,國軍目前已完成空軍第45作戰隊編成、海軍陸戰隊無人機營及火力營轉型等,朝向現代化建軍發展。

 我國115年國防預算,依北約國防核心標準,將達到GDP3%,確保兵力整建目標均有足夠之資源挹注,除能建立足以嚇阻、挫敗敵人之能力,也要向世界展現自我防衛決心。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