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玲
今年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暨中華民國抗戰勝利80週年。正值各國追思歷史、歌頌和平、深刻反省戰爭教訓之際,中共不僅持續對我國進行軍事威嚇,並透過曲解國際法、散播不實宣傳,企圖扭曲並篡奪中華民國主導抗戰的歷史定位;其長期對內灌輸虛構民族主義敘事,對外發動大外宣與認知作戰,意圖顛覆民主制度與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
國防部以「反侵略、護家園」為主軸,規劃一系列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並以「守護中華民國」、「軍民同心抗敵」、「青年挺身衛國」、「友盟共同奮戰」4大主題,引導國軍官兵與國人深刻認識抗戰歷史,緬懷先賢先烈捨身為國的精神,體認保衛國家、捍衛主權的時代使命。
拒止極權侵略 守護和平
我們紀念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記取戰爭教訓,凝聚守護和平的共同信念。二戰是同盟國對抗專制獨裁、反抗侵略與反對併吞的歷史壯舉。而中華民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在8年抗戰期間,國軍與全民團結一心,以有限資源對抗強敵,展現「以弱勝強、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歷經無數艱難戰役,最終贏得勝利,奠定國家尊嚴與歷史定位。
總統賴清德於日前紀念歐戰勝利談話中指出,「珍視和平,就不能坐視侵略」、「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姑息只會讓侵略者得寸進尺、野心膨脹,最終危及整個自由社會。」並強調歐戰全面爆發的根源,正是國際社會對納粹擴張野心的輕忽。如今,民主國家更應及早辨識風險、主動因應,以團結力量防止歷史悲劇重演。
尤其在當前國際局勢中,專制威權國家勢力再度擴張,我國與其他民主國家同樣面臨來自新型極權集團的多重挑戰;亦即中共持續透過軍事恫嚇、資訊操弄與經濟脅迫等灰色地帶手段,試圖破壞民主制度與區域穩定。面對這些威脅,我們更應銘記歷史教訓,堅定信念,將和平建立在自我防衛的實力與國人共同的意志之上。
因此,抗戰勝利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警醒。唯有銘記歷史,方能在當前挑戰中,維持警覺、堅定意志,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與和平。
緬懷先烈奉獻 薪傳重任
吾人深信,中華民國之所在,正是「抗戰精神」之所在。民國26年《廬山聲明》明確宣示:「地無分東西南北,年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展現軍民共赴國難決心,也向侵略者發出嚴正警告,表明抗戰是為捍衛國家生存與和平的正義行動。
抗戰期間,無數先烈不畏艱險、捨生取義,寫下可歌可泣的戰史篇章。他們不求回報,只為守護家園與國家生存,其精神成為國軍「軍人魂」的根基,延續至今,激勵官兵奮勇向前。這份精神亦體現在政府播遷來臺後的古寧頭、一江山與八二三戰役等重要對共軍作戰當中;當時的官兵同樣秉持先烈遺志,堅守陣地、決不退縮,捍衛著中華民國。
為深化歷史記憶、傳承抗戰精神,國防部近年持續透過形象月曆與《青年日報》等文宣媒體,標註22場關鍵會戰日期,並於《莒光園地》節目製播沈崇誨、劉放吾、吉星文、邱清泉等抗戰英烈事蹟,同時介紹孫運璿在戰時推動後勤建設的堅毅精神,勉勵官兵效法前賢,堅定信念,承擔守土重任。
今日我們能享有安定生活與自由民主,正是因為有無數先輩曾以青春與熱血撐起這片土地。作為國軍一員,應時時自勉,秉持「國家、責任、榮譽」的信念,堅守崗位、克盡職責,將保衛國家的決心化為具體行動,成為維護國家安全與和平的重要力量。
認清中共伎倆 導正視聽
長期以來,中共一再扭曲歷史,聲稱共產黨是抗戰主力,混淆國際社會對抗戰的正確認知。事實上,真正承擔正面作戰、付出最大代價的是中華民國國軍,世人皆知。抗戰初期,國軍在孤立無援下堅守陣地、奮勇抗敵。蘇聯派遣空軍支援、中美聯手空防、遠征軍赴緬作戰等歷史紀錄,都證明中華民國才是對日抗戰的核心力量,亦是世界民主同盟對抗侵略體系的重要一員。
抗戰期間,從淞滬、台兒莊、武漢到長沙、滇緬等關鍵戰役,國軍將士浴血奮戰,全民同仇敵愾,不僅穩住戰局,更為盟軍爭取到寶貴的戰略空間,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肯定與歷史尊重,奠定中華民國不可磨滅的戰略與道義地位。
抗戰史實不是靠宣傳,而是看誰真正上戰場、為國流血犧牲。國軍的忠勇戰績贏得國際敬重,也凝聚出國軍「堅苦卓絕、軍民一心、誓死守土」的傳統軍風。反觀中共藉紀念活動意圖篡奪中華民國軍民的犧牲精神,刻意混淆歷史;其操控歷史話語權,目的在爭取國際話語主導權與政權合法性,並對我國發動認知作戰及統戰滲透,轉移國內矛盾,掩蓋制度缺陷與對外擴張野心。
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曾明確指出:民國26年我國展開全面抗戰,30年對軸心國宣戰,34年取得抗戰與二戰勝利,3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才剛成立,根本無從參戰;歷史邏輯清楚明白。
強化防衛韌性 軍民齊心
吾人以「抗戰精神」凝聚歷史記憶與共識,彰顯我國作為民主燈塔的價值,繼承先烈遺志,並正視中共軍力擴張與全球軍事野心,特別是其操弄歷史、分化我國社會與對臺統戰的現實威脅。我國除持續推動國防現代化、強化自主防衛能力外,亦積極與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深化合作,強化民主陣營韌性,穩定區域戰略格局,為維護區域和平與安全盡責。
抗戰精神不僅是歷史記憶,更是面對敵對威脅時的重要行動指南與核心價值。在當前情勢下,全民更應深刻體認「守護國家,人人有責」,正如賴總統所強調:「保衛國家不只是國軍的責任,全民更要齊心一致。」今年7月「國家團結月」,我國更透過漢光演習與城鎮韌性演習,向國際社會展現國人堅定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決心。唯有延續「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大無畏抗戰精神,凝聚軍民力量,強化社會韌性與整體防衛戰力,方能共同守護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體制與國家主權。
(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