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今(28)日召開「詐欺犯罪防制中心法制化啟航典禮」記者會,宣布詐欺犯罪防制中心從任務編組,升級為法制化的常設單位。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這象徵臺灣的打詐工作正式邁向專責化、制度化的新階段,未來將專責打擊詐騙,並擴大組織編制,新設詐欺偵查隊,增加警力至136人;中心將可偵辦跨境及重大詐騙案,提高政府防詐效能。
典禮活動由劉世芳主持,包括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警政署長張榮興、刑事局長周幼偉及多個部會首長均出席揭牌,展現政府從中央到地方、跨部門到民間企業共同強化防詐量能的決心。
行政院「打詐國家隊」核心幕僚單位「詐欺犯罪防制中心」成立於2016年,負責政策協調、情資研判、統計分析、涉詐金流通報及涉詐平臺通報等關鍵任務,但一直屬於任務編組,缺乏穩定人力與法定職掌,難以支撐迅速擴張的偵防需求。考試院在今年9月審議通過「詐欺犯罪防制中心法制化作業」,行政院隨即在10月14日核定,並於11月7日修正發布且生效實施,此次法制化自根本強化詐防中心的組織,以因應詐欺犯罪態樣快速變化。
劉世芳致詞時表示,外界認為臺灣目前最大的治安問題是來自於詐騙,中央非常注重打詐,如財損數、案件數等數據持續下降就可看出成效。詐防中心啟航未來重要任務就是更精準更專攻,除人員編制達136人,將以結合各部會資訊進行打詐。法制化之後,她期待中心能扮演3個重要的角色,包括是全國詐騙案的「情資雷達」、是金融與電信端的「煞車系統」、是防詐政策的「戰情室」。她也特別感謝在165及基層員警處理的辛勞,政府已透過修正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加重刑期,讓第一線員警在法制面支援下,更精進處理打詐。
刑事局說明,法制化後的詐防中心具有幾項重大意義,第一,強化整體政府能量,各部會過去累積的協作基礎,透過法制化得以更明確整合,使政府在面對詐欺趨勢時,能以更一致、更敏捷的方式行動。第二,提升面對新興威脅的防詐治理能力,由於科技進步讓詐欺手法快速演化,詐防中心以更完整的架構整合情資、研判趨勢、深化偵查,使國家具備足夠韌性與前瞻性來應對未來挑戰。第三,深化國家對人民的安全承諾,因打擊詐欺攸關民眾生活品質、金融信任與社會秩序,中心的法制化象徵國家以制度化方式,長期、持續地守護人民的財產安全。
刑事局表示,「詐欺犯罪防制中心」將持續深化跨部會協作,並強化電信、金融與網路平臺治理機制。同時,與金融機構、電信業者、企業產業及民間團體緊密協作,形塑更快速、更精準、更具韌性的防詐生態系,使防詐治理真正落實於每一位國民的日常生活。
刑事局強調,「詐欺犯罪防制中心」將持續強化情資整合、風險研判與政策協調等幕僚職能,並與各部會及業者共同提升「識詐、堵詐、阻詐、懲詐、防詐」各項能力,打造更安全、可信的社會環境,讓民眾切實感受到政府在防制詐欺上的努力與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