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 黃誌群首執導帶禪意

Date:2025/11/22 17:25 Clicks:16
優人神鼓新作《一朵小花 啊!》12月展開北中南巡演。(優人神鼓提供)優人神鼓新作《一朵小花 啊!》12月展開北中南巡演。(優人神鼓提供)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文化部臺灣品牌團隊「優人神鼓」新作《一朵小花 啊!》12月展開北中南巡演,以禪宗為題材,作品分為7個篇章,將禪的領悟動作化,將音樂視覺化,沒有傳統情節故事線,透過擊鼓、身體、影像與聲音,從夢境到現實,從慌亂到靜定,每一次擊鼓與停頓都是回到自心的入口,觀眾將不只是觀看者,而是同行者,在動靜之間描繪一條內在禪心之路。

 《一朵小花 啊!》由藝術總監黃誌群首次執導,創辦人劉若瑀擔任藝術指導,以陪伴的角色從旁輔助。12月5至7 日臺北國家戲劇院首演,12月27、28日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台,2026年1月10、11 日高雄衛武營演出,總計演出8場。

 黃誌群表示,《一朵小花 啊!》創作靈感源來自日本禪師松尾芭蕉詩句對「那一朵小花」的悸動,還有鈴木大拙禪學著作思想,乃至印度學習「活在當下」修行過程的體悟啟發,在多重生命經驗交匯之處,一個未曾被說出口的聲音逐漸成形,那個「啊!」不是大聲的驚呼,而是內心最安靜的「默然」覺醒。

 黃誌群這次從沉靜有力的鼓手、作曲者,轉化成導演思維,憑藉對於節奏的敏銳度,將音樂視覺化,將「禪」的領悟動作化。《一朵小花,啊》共分7個篇章,包括《序》、《參》、《行》、《困惑》、《棒喝》、《幻化》及《擺渡》,

 劉若瑀說,他陪伴作品成形,為演出增加戲劇層次,黃誌群很會擊鼓,但他更是詩人,他如詩人的浪漫與禪者的不羈,在「一朵小花」和「啊!」之間來回穿梭,有時戲謔,有時喜感,有時也有棒起棒落剛猛之勁,充滿千變萬化。

 《一朵小花 啊!》沒有傳統的戲劇故事,卻透過擊鼓、身體、影像、聲音,從夢境到現實,從慌亂到靜定。從山林的寧靜走向城市的喧囂,在動與靜之間描繪一條深藏於人心的路。

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透過擊鼓、身體、影像與聲音,在動靜之間描繪一條內在禪心之路。(優人神鼓提供)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透過擊鼓、身體、影像與聲音,在動靜之間描繪一條內在禪心之路。(優人神鼓提供)
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將禪的領悟動作化,將音樂視覺化。(優人神鼓提供)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將禪的領悟動作化,將音樂視覺化。(優人神鼓提供)
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以禪宗為題材,作品分為7個篇章,動靜之間描繪一條內在禪心之路。(優人神鼓提供)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以禪宗為題材,作品分為7個篇章,動靜之間描繪一條內在禪心之路。(優人神鼓提供)
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將禪的領悟動作化,將音樂視覺化。(優人神鼓提供)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將禪的領悟動作化,將音樂視覺化。(優人神鼓提供)
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那個「啊!」不是大聲驚呼,而是內心最安靜的覺醒。(優人神鼓提供)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那個「啊!」不是大聲驚呼,而是內心最安靜的覺醒。(優人神鼓提供)
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在「一朵小花」和「啊!」之間來回穿梭。(優人神鼓提供)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在「一朵小花」和「啊!」之間來回穿梭。(優人神鼓提供)
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有時戲謔,有時喜感。(優人神鼓提供)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有時戲謔,有時喜感。(優人神鼓提供)
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從山林的寧靜走向城市的喧囂,動與靜之間描繪一條禪心之路。(優人神鼓提供)優人神鼓《一朵小花 啊!》從山林的寧靜走向城市的喧囂,動與靜之間描繪一條禪心之路。(優人神鼓提供)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