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NSYO《夢響・樂語》 透過音樂認識臺灣

Date:2025/11/18 20:01 Clicks:21
NSYO青年音樂家與NSO豎琴首席解瑄,演出林京美室內樂作品《絃詠山林》。(記者黃朝琴攝)NSYO青年音樂家與NSO豎琴首席解瑄,演出林京美室內樂作品《絃詠山林》。(記者黃朝琴攝)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NSYO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夢響・樂語》將於11月25日臺北國家音樂登場,這場室內樂音樂會由NSO樂團首席群共同指導,曲目從古典的莫札特到魏德曼當代作品,還演出林京美《絃詠山林》,此乃客委會《以樂會客2.0》計畫委託創作,不僅傳承寶貴的演奏經驗,更開啟一場多采的音樂饗宴。

 客家委員會藝文傳播處處長廖美玲表示,客家音樂不僅有傳統山歌,也包含現代歌謠與多樣聲音語彙。2019年客委會與 NSO 合作,推出「以樂會客」音樂委託創作與國際作曲家工作坊計畫,去年再次攜手推出「以樂會客 2.0」計畫,邀請陳可嘉、林京美、顏名秀、李元貞、王怡雯等優秀作曲家創作新作,讓作曲家透過駐村體驗深入客家生活,以客家文化為創作養分,很高興看到多位作曲家,透過專業與創意,讓更多人透過音樂認識臺灣、認識客家。

 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郭玟岑指出,《以樂會客2.0》計畫由NSO榮譽指揮呂紹嘉擔任總顧問,邀集國際音樂家親自指導,透過工作坊培育具潛力的青年創作者,結合NSO專業排練、演出觀摩與文化參訪等課程,期望引導學員從創作出發,重新詮釋客家文化的精神,持續發掘並傳承臺灣多元而深厚的文化底蘊。

 郭玟岑提到,《以樂會客2.0》計畫邀請集作曲家、演奏家與指揮家於一身的德國音樂家約格.魏德曼(Jörg Widmann)參與指導。2016年呂紹嘉在歐洲深受魏德曼的音樂震撼,於是引薦對方來到臺灣,魏德曼也深深認同客家文化,願意把自己多年累積的文化、音樂與思考帶來臺灣,與NSO以及年輕世代分享。感謝呂紹嘉的遠見、魏德曼的慷慨,以及客委會一直擔任最溫柔的後盾,透過音樂這種溫柔又強大的力量,讓更多人認識臺灣。

 客委會表示,《以樂會客2.0》計畫展現亮眼成果,逐步實現客家音樂創新與拓展國際交流的願景。作曲家林京美2024年創作室內樂作品《絃詠山林》,於同年隨NSO受邀至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演出時完成美國首演,更於2025年登上維也納與立陶宛兩地的重要藝術節舞台,展現臺灣作曲家在國際樂壇的創作能量。另一位作曲家陳可嘉作品《家的呼喚》,取材自客家詩人曾貴海醫師的詩作,以細膩的音樂語言詮釋客家文化情感,並於2025年於日本東京三得利音樂廳、被譽為世界百大音樂廳之一的場館進行世界首演,象徵臺灣客家音樂創作邁向國際舞台的重要一步。

 《夢響・樂語》音樂會由國家青年交響樂團演出,由NSO樂團代理首席鄧皓敦、中提琴首席黃瑞儀、長號首席李昆穎、雙簧管首席王怡靜共同指導,並與豎琴首席解瑄、青年音樂家們同台演出,這些新生代傑出音樂家,除了大型交響音樂會呈現,也透過室內樂合奏展現默契和實力。

 作曲家李元貞說,她我的作品曾跟著NSO一起出國巡演,樂團巡演就像在蓋一座美術館,而樂團就是音樂的建築師,在「以樂會客」計畫中,她去了美濃,也到了新竹,那些經驗讓她看見許多掙扎,讓她更理解客家文化其實某種程度上是臺灣整體族群的縮影。

NSYO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夢響・樂語》11月25日臺北國家音樂登場。(記者黃朝琴攝)NSYO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夢響・樂語》11月25日臺北國家音樂登場。(記者黃朝琴攝)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