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昕翊/綜合報導
越華國際學校再度登上國際舞臺,於第7屆國際科學與發明展(ISIF 2025)眾多參與隊伍中脫穎而出,以「益生菌發酵透過腸腦軸增強學習與記憶:水迷宮與陸地迷宮研究的證據」為題,探討益生菌發酵如何透過腸腦軸(gut–brain axis)增強腦功能,勇奪金牌獎,向國際展現臺灣科研與創新實力。
由印尼青年科學家協會(IYSA)主辦的第7屆國際科學與發明展(ISIF 2025),匯聚來自亞洲、歐洲、美洲的上百件創新研究作品,越華國際學校(Viet Hoa International School)繼11月初於羅馬尼亞國際科學競賽拿下一等獎後,昨(14)日再傳捷報,於第7屆國際科學與發明展(ISIF 2025)中過關斬將,以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實證成果脫穎而出,榮獲金牌獎最高榮譽。
團隊由越華國際學校與友校胡志明市臺灣學校共5人組隊,並由越華國際學校創辦人、僑務委員謝明輝領軍,副校長楊昆霖指導。獲獎學生徐孜昀分享,他們解開腸腦軸的關連秘密,是益生菌發酵出的代謝產物有機酸,能通過血腦屏障(BBB),刺激活化腦細胞,達到增強對空間認知與記憶能力。李俊傑說,競賽不只收穫獎項,更是珍貴的學習旅程,很榮幸能為中華民國贏得金牌,這讓他感到非常自豪,是極大的肯定,也是新的起點,他會繼續努力研究,希望未來能在國際舞臺上再讓世界看見臺灣。
此外,謝明輝表示,越華自創校以來秉持國際教育×華文傳承的理念,結合臺灣教育優勢與全球視野,培育兼具創新思維與科研能力的國際學生。楊昆霖指出,學生能連續在國際競賽奪冠,證明越華推行的STEM跨領域教育已達到國際水準,這是學校最值得驕傲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