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應歐洲議會議員、「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歐盟共同主席蕾斯曼與愷達邀請,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在歐洲議會舉辦的IPAC年度峰會,並發表「臺灣:動盪世界中值得信賴的夥伴」演說,內容聚焦維護臺海和平與穩定,備受各方矚目與肯定;IPAC也透過社群媒體X官方帳號發布訊息,表示蕭副總統向全球立法者大會發表突破性演說,是我國政府高層首次在外國國會發表演講。
IPAC為一群與臺灣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的各國國會及歐洲議會民選議員組成的跨國議會平臺,是擁有超過290名來自43個國家與歐盟議會跨黨派議員所組成的國際組織,主要目標在關注並改革各國對中共的政策,避免受中共侵害。去年7月臺北IPAC峰會期間,我國正式晉升為成員國,今年則是首度以會員國身分參與年度峰會,意義非凡。
由於中共的阻撓與打壓,我國際處境艱難,國際活動參與空間頻遭排擠與壓縮,例如9月索羅門群島在中共授意與操弄下,我國無法以「發展夥伴」身分參與第54屆「太平洋島國論壇」。但即便處處受到掣肘及不公平待遇,我們依然無所畏懼,愈挫愈勇,努力爭取參與國際社會,如同總統賴清德9月在非營利組織Concordia年度峰會演說所提到的「價值外交」理念,我國要以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價值為基石,與志同道合國家緊密合作,攜手共同應對全球挑戰,以積極行動證明我們是國際社會可信賴的夥伴。
蕭副總統於IPAC年度峰會的演講,旨在向歐洲和各國國會議員、公民社會代表及媒體,分享我國的民主故事,期待國際社會對臺灣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支持。其實,我國和許多民主國家一樣,都面臨著威權國家日益擴張、相互勾結且不斷進逼的威脅與挑戰。例如中共不勝其擾的軍事威脅與灰色地帶行動,以及每天高達280萬次的駭客攻擊,企圖侵害、癱瘓我政府網站,或監控施政動態、對外合作、敏感技術資訊,甚至將攻勢延伸到國防、外交、通訊、能源等領域。此外,北京更運用其經濟優勢,利誘、脅迫他國在政治上屈從,或蓄意破壞類似海底通訊電纜等基礎設施,並有意圖地傳播散布虛假訊息,刻意製造政府與民間對立。
在各國緊密聯繫的資訊科技時代,任何國家都無法免於前述威脅與侵害的影響;民主體制的開放與自由,變成威權國家在各領域侵略與襲擾的突破口。面對此情勢,志同道合的夥伴必須聯合構築強大的民主護城河,有效防堵威權擴張侵略。我國所面對的情勢及過往累積的經驗,足以分享給世界各國,也願意承擔這些責任與義務,成為國際社會負責任且可信賴的重要夥伴。
賴總統曾表示,全球和平面臨嚴峻挑戰,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化解危機;臺灣若安全,世界民主的防線就能更穩固。我國的「價值外交」理念與「經濟日不落國」願景,即是以民主、和平與繁榮為支柱,進而拓展合作及深化夥伴關係,希冀與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互惠共榮;我們也會強化自身在各方面的安全,以及深化全社會韌性,因應各種威脅與挑戰,畢竟我國之政治與經濟實力及影響力,國際社會有目共睹,臺海安全更攸關印太與全球安全,若全球安全拼圖欠缺臺灣這一塊,世界將永無寧日。
臺灣對世界至關重要的3個核心理由,包括擁有蓬勃發展的民主制度,證明民主可以在亞洲生根擴展;是全球關鍵的經濟參與者,生產製造的晶片和零件,在手機、汽車、醫療設備與國防系統等領域提供動力;臺灣為負責任的國際夥伴,即便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仍積極為全球人道主義援助、救災、公共衛生與永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前述3個理由更是臺灣與民主國家串聯及深化合作的資本,且已準備好與民主友盟攜手合作。一個更強韌的臺灣,代表著更穩定的印太;一個更穩定的印太,將帶來更安全的世界。自由而強韌的臺灣,對於全球和平、繁榮與民主的未來,有著不可取代的價值。
「德不孤,必有鄰。」我國一直致力於成為世界上良善的力量,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努力為全球提供資源與協助,深信在對抗威權侵略與擴張的正道上,臺灣並不孤單,因為我們的努力與重要性,已獲得國際社會認同。未來,類似IPAC的民主串聯活動將會愈來愈多,我們也會以自信、務實、堅定的步伐,和理念相近夥伴同行,守護民主理念、確保經濟繁榮、維護和平穩定,讓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