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社論】妥善運用普發現金 慎防詐騙陷阱

Date:2025/11/10 Clicks:29

 近日,政府普發1萬元現金的德政,無疑是國人的「小確幸」。上週開始,相關登記程序正式啟動,款項最快將於11日晚間6時起陸續撥入已登記的帳戶中。這項政策旨在提振國內消費景氣,活絡經濟,更是國家對全民的一分心意。然而,除了妥善規劃運用,亦應慎防層出不窮的詐騙陷阱。

 本次普發現金的發放作業,財政部與相關部會展現高度的行政效率與便民思維,貼心規劃多種領取方式,包括「登記入帳」、「直接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與「造冊發放」5大類別。針對部分既有的年金、津貼受領者,款項將於12日「直接入帳」,無需額外登記,流程相當人性化。這種細膩的設計,減少了民眾奔波勞煩之苦,也展現了政府對特定族群的關懷。

 然而,此一便利性,竟然也成為詐騙集團利用的模式。對於「直接入帳」的族群,詐騙集團往往利用其無需登記、款項自動入帳的特性,反向操作,以「資料錯誤、款項遭凍結」、「需核對個資以利入帳」等名義,發送假簡訊、撥打假冒客服電話,誘騙受害者點擊釣魚連結或進行轉帳操作。近期臺北市有名婦人遭詐騙集團謊稱,個資被盜用辦理普發現金,並轉接「假檢警」要求代管財產,損失高達300萬元。我們要提醒所有選擇登記入帳或符合直接入帳資格者,應對主動聯繫、要求核對或操作處理的訊息高度警戒,以免掉入詐騙集團利用系統便利性設下的圈套。

 近期,財政部主動偵測並明快處置、封鎖了多個偽冒網站,值得肯定。然而,這也顯示詐騙之猖獗。財政部特別重申,政府機關在發放普發現金上,有「三不原則」,是全民皆須謹記在心的防詐鐵律:一、政府機關網址結尾必定是「.gov.tw」,不會冠上其他英文或數字,任何帶有.xyz、.shop、.info等非官方結尾的網址,極有可能是詐騙,千萬不要點擊;二、不會發送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所有通知皆以官方網站公告為準;三、不會以電話要求到ATM或網銀轉帳,或進行「核對身分」、「解除分期付款」或「監管帳戶」等動作。

 詐騙集團長期布局,已發展出多樣化詐欺模式,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相當惡劣。國軍官兵平日專注戰訓本務工作,對於詐騙集團的犯罪手法,不一定能夠即時知悉,更應多加小心。對於以下幾種常見且危害巨大的詐騙樣態,官兵應引以為鑑:一、假投資詐騙:透過社群媒體或交友軟體,宣稱有「高獲利、保證獲息」投資機會,如虛擬幣、未上市股票、黃金等,誘騙投入資金,最終捲款潛逃;二、假交友詐騙:詐騙集團成員以甜言蜜語博取信任,進而以各種悲情故事或緊急事故,要求官兵匯款援助。國軍官兵情感單純,需提防網路彼端看似「白富美」或「高富帥」的陌生人。

 此外,隨著科技進步,詐騙集團已開始利用AI深偽模式,置換個人圖像與聲音資料,製造幾可亂真的視訊或語音。他們可能冒充親友、長官,撥打視訊電話要求緊急匯款。官兵遇到此類情況,切記「多方查證」,撥打當事人原本的電話號碼或透過其他管道進行確認。而流傳已久的偽冒中獎訊息或法院傳票方式,仍然是詐團慣用手法。

 觀察近期政府統計數據,詐騙案件與金額仍居高不下,且有持續攀升的趨勢,顯示詐騙集團的手法不斷翻新,更從過去的大量撒網,轉變為客製化、精準化的詐欺路徑,讓受害者在不知不覺中掉入陷阱。受害者人數與金額的增加,除了反映詐騙手法之精細,更凸顯社會大眾與部分官兵的輕忽大意、警覺不足。

 每件詐騙案例,都是一次他人的前車之鑑,提醒我們如何趨吉避凶,不受危害。全體官兵應時刻自我提醒,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財富,所有的快速致富、保證獲利,都是詐騙集團羅織的謊言。只有務實本務、謹慎理財,方能保護自己的財產,無後顧之憂地專注保國衛民職責。

  政府此次普發現金的美意,是希望國人善加利用,讓生活過得更有品質、更有意義。對國軍官兵而言,建議可以規劃與親友聚餐,增進情誼,或在公餘之暇安排一趟小旅行,放鬆身心,蓄積前進的能量。更具前瞻性的選擇,是將其視為自我投資的機會,參加專業課程、購買書籍或報考證照,投資知識與自己的未來,提升自我的價值。

 普發現金是國家對全民的關懷,全體官兵必須秉持一貫的財務紀律與反詐警覺,貫徹不貪心、不輕信、不轉帳「三不原則」,讓這份意外之財達成促進消費、增進生活品質的目的,為我們帶來美好與幸福。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