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軍事論壇】北約建構無人機牆 聯合抵禦俄侵擾 

Date:2025/10/21 Clicks:45
俄羅斯以無人機、甚至戰機越界到波蘭、羅馬尼亞和愛沙尼亞境內,北約各國將打造「無人機牆」因應威脅。圖為美國陸戰隊以30公厘口徑機砲搭配先進偵測系統,進行以小口徑火砲直接攔截無人機的測試。(取自DVIDS網站)俄羅斯以無人機、甚至戰機越界到波蘭、羅馬尼亞和愛沙尼亞境內,北約各國將打造「無人機牆」因應威脅。圖為美國陸戰隊以30公厘口徑機砲搭配先進偵測系統,進行以小口徑火砲直接攔截無人機的測試。(取自DVIDS網站)

◎寧博

 自9月初,俄羅斯自殺式無人機與戰機持續闖入北約各國,包括波蘭、羅馬尼亞和愛沙尼亞境內,不僅造成數座主要機場關閉,也被視為在測試北約的空防底線。因而歐盟汲取烏克蘭實戰經驗,將出資打造反無人機系統,填補北約現今的安全漏洞。歐盟領袖更於9月29日在哥本哈根峰會上討論多項旗艦防禦計畫,包括建立歐洲「無人機牆」和「防空盾」,以應對近期俄羅斯無人機與軍機頻繁入侵北約領空的行動。

成本低廉 精準打擊目標

 由於晶片、感測器、資通訊與網路科技的整合,現代無人機的發展不僅日益創新,無人機也廣泛應用在各個產業領域的服務層面上,相較於百餘年前無人機出現時,型態變化甚大,但其基本架構,也就是一套與有自動駕駛,或透過遠端遙控操作的無人飛行載具並未改變。目前的無人機上都裝有飛航電腦、自動駕駛儀、程式控制裝置與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等設備。由地面、船舶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運用雷達與無線電等設備,對其進行監控、定位、遙控、遙測、數位傳輸等操控。無人機歷經近年來多次戰爭運用,不僅聲名鵲起,也改變戰場的樣貌,從最初的偵蒐情資到自殺攻擊,以其相對低的成本攻擊敵軍目標,又不會損傷己方的人員。

  常見的自殺式無人機可長時間停留在目標附近的空中,等待操作員的命令。在收到適當的指令後,即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式或人工智慧(AI)程式迅速發動攻擊。自殺式無人機介於巡弋飛彈和無人機之間,兼具兩者相同的特徵。無人機與巡弋飛彈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能夠在目標區域周圍徘徊相對較長時間,而與商用無人機不同之處在於搭載可以引爆自己的炸藥。在烏俄戰爭中,透過有效的導控方式,包括長程無線導控與短程的「第一人稱視角」控制(或稱穿越機),操作手戴上虛擬實境眼鏡,在飛行指導員合作下,利用無線連接無人機鏡頭搜尋及鎖定目標,在地面遠端操控,人機一體融合操控飛行,最後撞上目標,引爆掛載的炸藥。由於無人機摧毀敵方目標的相對成本低廉,因此無人機已儼然成為新世代砲彈,相較於傳統短程火砲,能更遠、更精準打擊目標,甚至連戰損結果都可馬上評估。

產量倍增 致力增加航程

 烏俄雙方都已經加快無人機生產速率,目前雙方每月產能在數萬架以上。短程無人機搭配偵蒐用光電系統或是火箭推進榴彈(RPG)或迫砲彈頭,長程無人機攜帶偵察系統與高爆炸藥。使用如紙板、保麗龍、塑膠、複材等製造減少重量,採模組化生產以提升產能,產量大幅提高,單機成本也快速下降。相較於商用無人機,自殺式無人機由於只是執行單趟飛行任務,因此無用部分功能可被拆除,例如避障與自動返航是相當實用的商用無人機功能,但只要設計妥當這些功能就可移除,例如長程自殺無人機就設定固定目標為主,短程無人機透過虛擬實境眼鏡與指揮螢幕的配合,可以攻擊移動的戰車、輪車與人員或固定目標。也因為這類無人機功能簡易,常會因敵軍防空系統的電磁干擾或是火砲射擊而出現差錯或墜機。一般無人機所攜帶光電酬載系統,內含遠近用光學鏡頭與紅外線鏡頭,在自殺式無人機則會依任務需求,選擇留下所需的鏡頭;由於單程任務設計,電池續航力只留下所需航程即可。這些設計就是盡量減輕重量,包括機體結構,例如以3D列印複雜組件使其成為單一組件,藉以滿足無人機飛行至關重要的重量考量。

改良性能 創新不對稱戰法

 自2022年起,俄軍大量使用伊朗製「見證者」無人機,由於成本僅是歐美軍援烏軍防空飛彈的20分之1不到,即使被擊落,仍可造成烏克蘭經濟壓力與民間的附帶損失。這款無人機經過俄國改良製造後,稱為「天竺葵-2」,採用複合材料並改良機身形狀,使其在防空雷達中具備堪比巡弋飛彈的匿蹤能力,而且炸彈與電池的改良使其更具殺傷力,並能延伸航程。此款無人機使用慣性導航系統,與消費級全球衛星系統進行導航與鎖定目標,存在無法自主定位與瞄準活動目標的缺點。發射是利用軍用或民用大型卡車裝載無人機的發射架,直接從卡車上的發射架發射,1組發射架可搭載5架無人機,機首傾斜向上,由火箭助推方式直接升空,火箭燃料燒光後就會脫離,無人機即可自主飛行飛向目標。

 由於烏軍有效使用短程無人機重創俄軍,俄軍甚至將此類運用無人機的方法與戰術蒐集整理,以精美圖說製成小冊給前線官兵,包括傳統的獵殺目標方式,到以逸待勞伏擊、欲擒故縱自毀與設雷八面埋伏等多種戰術運用方式。烏軍為對抗俄軍戰場電磁干擾,將無人機改用光纖傳輸控制,由於光纖增加額外重量,導致無人機體積變大,跳脫之前購買消費級無人機來改裝的方式。RPG彈頭也有選擇,涵蓋集束彈、穿甲彈與熱壓彈等,強化打擊目標的威力。近期烏軍發動代號「蜘蛛網行動」不僅震撼西方,俄國戰略空軍更是損失慘重。透過滲透破壞結合自殺式無人機,從運送至多處空軍基地附近預置貨櫃卡車,再由貨櫃頂部暗藏無人機群發動襲擊,造成俄軍戰略空軍損毀3分之1以上的轟炸機與預警機,展現無人機的創新不對稱作戰能力。

整合資源 先進預警威脅

 近期入侵北約各國的俄國無人機,都是「見證者」或「天竺葵-2」,因而北約打造「無人機牆」並非實體長城,而是要各國攜手設立防禦系統,藉以偵測、追蹤、攔截闖入歐洲領空的不明無人飛行載具。北約各國也初步同意,將合作打造具備先進偵測、追蹤及攔截能力的「無人機防線」,可望於3至4年內落實。瑞士與德國聯邦國防軍率先公布採購迷你無人機系統,並擴大無人機隊規模。德軍將訂購萊茵金屬公司的空中遊騎兵式防空系統和雷射設備。法國達利思公司最新開發的70公厘反無人機火箭彈已啟動量產,並投入烏俄戰場參與作戰

 歐盟計畫的「無人機牆」將沿歐盟東部邊境,包括與俄羅斯和烏克蘭接壤地區的多層防禦網絡體系,透過多層次系統整合,包括以追擊、纏繞、干擾或直接撞擊方式制敵。此法在靈活性與成本效率上甚具吸引力,且能與固定防禦系統形成互補。

 其中,較有效方式有雷達與光電/紅外等多波段感測器偵測、電子干擾阻斷導航與通訊、繩網彈射捕捉系統,有如彩帶散射,以非擊毀方式捕獲小型無人機,或小口徑火砲直接攔截、高能雷射燒穿無人機,具備效果精準、彈藥成本低,對小型目標效果顯著。高能微波同時可解決攻擊數量龐大的蜂群無人機。無人機系統涵蓋導航、通訊、電腦網路與等多種跨域知識,反制無人機系統,亦涵蓋偵測、電子干擾、攔截與耗材型武器,歐洲建構「無人機牆」仍須整合各國資源,這場無人機攻擊與反制無人機的對抗,會帶來何種何革命性變化,值得軍事專家長期觀察。(作者為軍事作家)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