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澳日前在日本青森縣三澤基地與周邊空域,展開代號「武士道衛士2025」(Bushido Guardian 25)空戰聯演。今年除首度邀請美國空軍共同參與外,3國均派出第5代戰機F-35A參演,各國積極交流最先進戰機的戰技與經驗,促進彼此戰力相互整合,提升整體戰備能量,這些舉措彰顯民主國家對維繫印太和平的堅定信念。
始於2019年的「武士道衛士」聯演,原為日本與澳洲的雙邊軍事演習,每2年舉辦1次。今年則有來自美國、日本與澳洲的20多架戰機,集結約350名美空軍官兵、300名日本空自隊員及130名澳空軍官兵參與,旨在強化各國部隊間的整合與相互可操作性。澳洲皇家空軍聯隊司令比勒(Mark Biele)表示,三邊演習不僅涉及飛行任務,更在於建立牢固的聯繫、分享專業知識及精進聯合戰術。另外,3個民主國家合作也是區域安全的基礎,有助維護印太地區的穩定、安全與繁榮。
析言之,美、日、澳3國雖派出相同的F-35A參演,但各國的經驗與技術不盡相同,若要相互整合發揮更強大的聯合戰力,需要不斷磨合與溝通,才能克服各國在準則與文化之間的差異,精益求精,而聯合演練無疑是最佳方式。今年的聯合空戰演習標誌3國安全合作朝實戰化、系統化方向發展,交流與合作更加深度融合,也藉此向蠢蠢欲動的對手展示作戰能量,以及運用同盟體系嚇阻威權主義擴張的立場。
美、日、澳與印度皆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戰略對話夥伴,也是印太戰略的重要支柱國家。位於太平洋地區的美、日、澳除了共同參與此次聯演,此前也曾在今年有過多次別具意義的共同演練,如2月在關島實施的「北方對抗25」(Cope North 25)聯合空戰演習、7 月在澳洲舉行的「護衛軍刀25」(Talisman Sabre 2025)聯演、8月在日本陸上自衛隊朝霞駐屯地、伊丹駐屯地同步舉行的「山櫻89」(Yama Sakura 89)指揮所演習(CPX),以及9月在日本新潟縣關山訓練場舉行的「東方之盾」(Orient Shield)聯演。
從前述聯演的實例可知,印太地區的聯演密集度及參與範圍,有加深與擴大的趨勢,且幾乎都是劍指破壞和平與穩定的威權國家。軍事專家認為,其凸顯的意義在於:威權主義的威脅及危險程度已不容輕忽,面對迫在眉睫的危險,任何國家都必須審慎因應,特別是面對俄羅斯、中共與北韓的「新威權軸心」威脅,使印太和平與安全更加險峻。日前,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在「2025 臺北安全對話」(2025 Taipei Security Dialogue)致詞強調,中共透過軍事脅迫、經濟施壓、網路攻擊、假訊息與各種混合威脅不斷對臺灣施壓,危及臺海的穩定,更與其他威權政權加強勾連,形成所謂的「動盪軸心」,將其影響力與不穩定因素擴散至整個印太地區,令人憂心。
和平、穩定、開放與自由的印太地區,攸關全球的政治與經濟發展,更是全球安全與穩定的基石。對於捍衛印太和平與穩定的各種努力及行動,值得肯定與讚許,區域內國家更應積極參與。美、日、澳積極深化國防合作,著眼於威權主義國家破壞穩定的乖張行為,而民主國家的合作行動,即是展現抗衡威權的嚇阻能量。
在新威權軸心中,有2個是位列全球前3的軍事大國,還有一個是經常不按牌理出牌的流氓國家,面對3國組成的聯盟體系,恐將加劇印太地區動盪。要管理好未來的潛在衝突,確保和平與穩定,安全路徑是唯一選項;如何與民主國家攜手共同維護印太安全,也是我國無可旁貸的職責。身處印太第一島鏈核心位置,同時被喻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我國比任何國家亟須團結民主夥伴的力量,落實對抗新威權軸心的戰略。
當民主夥伴積極深化交流,運用堅實力量構建印太和平與穩定,位居印太戰略架構關鍵樞紐的臺灣,將持續強化自身防衛能力。須知,維繫國家生存發展最安全的道路,便是提升自我防衛能量,以及加固整個社會的防衛韌性。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成為印太地區最可靠堅實的夥伴,倘若每個民主夥伴都能如此,印太整合式嚇阻戰略的每一處結構都會堅實穩固,自然無懼於威權集團的擴張與脅迫,和平與穩定也必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