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社論】全民國防走入鄉里 強化社會防衛韌性

Date:2025/09/27 Clicks:36

 為使國人認識國防、支持國防,國軍日前在雲林縣麥寮鄉盛大辦理「全民國防教育走入鄉里」活動。主辦單位在現場特別安排了國軍各式裝備陳展、社團表演、特戰官兵戰技操演、互動式體驗與全民國防教育宣導攤位,吸引眾多地方鄉親熱情參與實際體驗。活動不僅有效增進國人對於國防事務的認知與支持,更在寓教於樂中,進一步落實「全民關注、全民支持、全民參與」的全民國防理念。

 「全民國防走入鄉里」是國防部推動的國防教育政策之一,旨在將國防教育從中央延伸至地方社區,並充分結合地方特色,讓全民更了解國軍的運作與國防的重要性。本次在麥寮鄉生活美學館廣場辦理的活動,安排斗六高中綠城儀隊、虎尾科大熱舞社輪番上場,帶動現場氣氛;陸軍特戰指揮部官兵則帶來精采的戰技操演;機步234旅、裝甲586旅、52工兵群、步兵101旅、特指部、臺中、南投後備旅等單位,精心設置迷彩塗裝、野外求生、生命探測器操作、紅隼火箭彈模擬器、限制空間戰鬥射擊等多元互動式攤位,讓現場民眾透過近距離登車與操作體驗。

 靜態陳展部分相當吸睛,展出陸軍拖式飛彈車、復仇者飛彈車、CM34裝步戰鬥車與特戰突擊車等裝備,由官兵進行專業解說,吸引眾多民眾駐足拍照留念,記錄難得畫面與回憶。前述軍事裝備的展示、戰技操演等,充分展現國軍堅實戰力,讓民眾親身感受官兵平時戮力戰訓的辛勞,對於共同強化我國防韌性,堅定守護家園的決心,可謂助益良多。

 或許有人會問,國軍各部隊、單位終年依照訓練流程,從事極嚴格的實戰化訓練;且每逢颱風、暴雨、地震等天災或大型災難發生時,必須第一時間趕赴馳援救災;在重重任務壓力下,為何仍傾力持續辦理各項全民國防教育相關活動?

 所謂的「全民國防」,從字面上來解釋,就是全國百姓一起來捍衛我們的國土,維護國家安全,避免受到侵略。所以,積極推動全民國防,正是為了確保在面對潛在威脅時,能集結全社會的力量,形成堅實的防衛網,有效嚇阻敵人,保障國家主權獨立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同時讓民間了解全民國防不僅限於軍事,還包含了經濟、心理、科技等各個層面的整合,方能有效提升國家整體實力與應變能力。

 透過全民國防教育,讓國民建立「責任一體、安危一體、禍福一體」的觀念,在耳濡目染下,終能形成「全民關注、全民支持、全民參與」的共識,強化國家的凝聚力。此外,全民國防體系亦涵蓋「民防體系」與「全民防衛機制」,能在平時支援災害防救,戰時支援軍事作戰,確保總體力量能夠被有效調度運用。質言之,全民國防是現代國家維持安全發展的關鍵,其重要的核心概念是透過全民參與,將有限的軍事力量擴大為整體社會的防衛能力,形成最堅實的安全保障。

 我國位處西太平洋第一島鏈,扼控著戰略通道最重要的樞紐。這種地理環境賦予臺灣重要的地位,更在區域安全和國際事務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與共產極權專制國家為鄰,是無法忽視的地緣關係,此惡鄰不只長期圖謀區域霸權,更始終不放棄武力進犯的企圖。要守護家園,不讓窮凶惡極的敵人恣意入侵,除了國家要舉全國之力,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更須以堅實戰力和高昂士氣,團結一心,才能捍衛國安,成為維持區域和平的關鍵力量。

 我們看到英勇無比的國軍,在國家危急存亡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能克盡職責、犧牲奉獻,完成國脈民命存續的重責大任。更難能可貴地,民眾在多年來全民國防教育推動與宣導下,早已深知戰爭並不分平、戰時,更不分前、後方,必須建構周延軍民一體、相互支援的全民防衛韌性體系,才能捍衛國家安全。

 值得欣喜的是,在今年舉行的「2025城鎮韌性演習」中,各縣市政府、民眾無不全力配合動員,驗證「民力調度應變」、「鄰近縣市資源整合」,以及「社區防災協作」等量能。充分印證,唯有軍民同心團結合作,才是提升國家防衛韌性的不二法門。

 綜言之,現代國防就是全民國防。為推廣相關理念,國軍不斷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走入鄉里」等方式,從全方位及全民參與的途徑深化效能。期盼全體國軍官兵及全國民眾,體認自我使命與價值,不僅要精進戰訓工作,亦要發揮「護衛國安、人人有責」的精神,使有形戰力與民間進一步結合,建立具強大韌性且綿密守護家園的能量,全力護衛國家安全及人民福祉。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