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面對中共以軍事、灰帶、經濟及外交脅迫手段,企圖片面挑戰區域現狀,破壞區域和平與穩定,國家安全局昨日指出,我國更需參與國際友盟網絡,強化戰略溝通及合作,共維印太及臺海安全秩序,將續掌握印太安全情勢及日、「中」關係動向,賡續緊密與國際友盟情報交流與合作,機先掌握情勢變化,以襄助政府決策及應變整備,提升我國家安全韌性及能量。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日邀國家安全局、外交部專案報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臺灣有事說』及『安保三文件修正』對區域安全及臺海穩定的情勢研析」,並備質詢。國安局副局長張元斌表示,針對日、「中」局勢緊張,中共除透過外交系統發表恫嚇言論及經濟脅迫外,在軍事層面的灰色地帶行動沒明顯增強趨勢,不排除後續會有變化,將持續關注。
張元斌指出,對於此事影響評估,日、「中」矛盾短期難調和,對立氛圍明顯。日本雖不願爭端擴大,亦不願屈從霸權,可能續採堅定立場、尋求溝通原則應對;中共或持續操作經貿脅迫、輿論操作、灰帶侵擾等作為,並拉攏日本在野黨、製造內部分化,以及「以商逼官」,對高市內閣施壓。
張元斌說,高市內閣強化安保能量,著重與美國安全協作,一方面加強第一島鏈防務部署,推進自衛隊與駐日美軍指管作戰整合、擴大在南西諸島周邊軍事存在;另一方面以美日同盟為主軸,加大與南韓、菲律賓、澳洲協同行動,和東南亞國家協建海事能量,以及推進與歐盟、北約協作,推展區域友盟集體防衛網絡,強化嚇阻能力。
張元斌表示,中共不滿日本首相國會答詢內容,展開「複合式」施壓,並形塑日本外交官員在北京「俯首聽訓」形象,引發國際關注。中共對外脅迫行徑,凸顯「臺灣有事」並非僅為日、「中」雙邊爭議,實已牽動印太區域安全及國際秩序穩定,國際社會更加警覺中共擴權威脅,民主友盟也持續公開宣示「確保臺海和平穩定」、「維護自由開放印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