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中山大學原民文化展 重現南澳泰雅生命脈絡

Date:2025/11/24 13:40 Clicks:9
「腳下的根、雲端的路 gamil hogan na kakay tu「腳下的根、雲端的路 gamil hogan na kakay tu

記者孫建屏/高雄報導

 「腳下的根、雲端的路 gamil hogan na kakay tu'iy yatux na yulung」,自即日起於高雄師範大學藝文中心展出,展覽以學生的視角出發,呈現跟隨Klesan (南澳群)泰雅族人在文化實踐上的腳步,並能近距離觀看、碰觸南澳形制的編織作品,在高雄一覽臺灣另一對角、平常不易接觸到的宜蘭泰雅文化歡迎各界前往參觀,深入理解其精神脈絡。

 「腳下的根、雲端的路」由國立中山大學南島民族社會文化發展中心、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USR計畫「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與宜蘭縣南澳鄉公所等,共同合作舉辦的原住民文化月展覽,展期至12月1日止。

 中山大學南島中心兼原資中心主任王宏仁說明,展覽呈現該校原住民族學生與3位部落講師所走過的生命之路,包括古道踏查與家屋重建的Wilang Mawi(韋文豪)、延續小米種植與狩獵技術的Yukan Wilang(陳明仁),以及曾為都市原住民,之後返鄉傳承耆老編織技藝的Takun Pasang(趙翊剴)。

 除了跟著學生的足跡,進入故事與對話外,展覽也展現鮮明的泰雅部落生活圖像,從南澳的地景影像能更了解原住民族返回山裡的道路,不只小米酒的小米運用技術,並能近距離觀看並碰觸南澳形制的編織作品。

 同時,展覽並中山原資中心和原民學生群邀請南澳泰雅文化館資深館員Ungay Pe’ung(李慧虹)、那瑪夏南沙魯部落藝術家Aping Ismahasan(邱雅茹)聯合策畫展覽與裝置藝術。學生表示,在共同策展時可以看到很多的細節需要注意,佩服Ungay老師對於布展細節的規劃,也很喜歡Aping老師的裝置藝術對於展覽的詮釋,相信觀展者可從中一窺泰雅文化足跡,進而體會原民生活。

展覽展現鮮明的泰雅部落生活圖像,可近距離觀看並碰觸南澳形制的編織作品。(中山大學提供)展覽展現鮮明的泰雅部落生活圖像,可近距離觀看並碰觸南澳形制的編織作品。(中山大學提供)
展覽以學生的視角出發,呈現跟隨Klesan (南澳群)泰雅族人在文化實踐上的腳步。(中山大學提供)展覽以學生的視角出發,呈現跟隨Klesan (南澳群)泰雅族人在文化實踐上的腳步。(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南島民族社會文化發展中心、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USR計畫「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與宜蘭縣南澳鄉公所等共同舉辦此次展覽。(中山大學提供)中山大學南島民族社會文化發展中心、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USR計畫「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與宜蘭縣南澳鄉公所等共同舉辦此次展覽。(中山大學提供)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