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墨緣集】向古經典叩問

Date:2025/11/15 Clicks:25

◎王漢國

 在這秋意已濃、冬風乍起的時節裡,我們不妨多讀些經典,向真理取徑,因為傳世文章,必以情見長,故可為人生修為添注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每一部經典,無疑都是創作者對生命意義與價值的大叩問;抑是,對世界、社會、人生、哲理的獨到見解。而經典的價值,即在於傳承文化、啟迪智慧、深化思考、問道於途。不同經典作品中的獨特思想,有助於人們以更廣闊與深刻的視角看待世間萬物,並透過與偉大心靈的對話,得到真理的釋疑和啟示,從而了然於「人的具體存在」的價值。

 對於何謂「人的具體存在」的大哉問,它涉及人是如何面對生命自然,面對真實的人性問題。這是個既豐富又複雜,既清晰又朦朧的課題,它必須先回到人性本源上做思考,以清醒意識,充分自覺,在抽象與具象、質疑與釋疑之間,徹底覺悟,方能破迷津、得真道。

 以中國古經典為例,首先,如藉由「風」、「雅」、「頌」順序編成的《詩經》,其中有許多浪漫的、跨時空的隱喻,層層疊疊,撲朔迷離,早已被視為愛情寶典秘笈。晚明馮夢龍主張要把《詩經》當作山歌來讀,是十分到位的,因為「不學詩,無以言」啊!

 其次,《論語》與《孟子》,無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基底,其對國民心理建設與文化立國

至關切要。這兩部經典不但是進入儒家思想體系的門徑,同時也是通曉孔孟一生終極理想的關鍵;吾人若細讀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便知箇中之經緯。

 《老子》與《莊子》,乃是代表道家風格的重要經典,充滿人生的智慧、豁達與高境。它教導人們如何敞開自我(棄我執),如何透澈「反者道之動」之真諦,如何守護自然與本真,以臻「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境地。因此,平日多讀老莊,或親近自然,對自我本性便有著清醒的認識與自覺,再在本心的召喚下,去做人生重大抉擇。

 唐詩與宋詞因數量龐大,難以窮盡,但不妨挑選些偉大詩詞家留下的不朽篇章,溫潤心田,充實性靈。情歸自然悟道真,一切景語皆情話,乃是唐宋詩詞的基本特色。但詞語要較詩言,顯得更加細密、婉約、曲折。故方家有謂︰「詩的語言可以樸拙,詞的語言卻講究輕巧。」

 中國經典名目甚豐,除上述者外,另如《史記》呈現永久的人性;《資治通鑑》提出的治國之道,及《傳習錄》傳授的「致良知」……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典範。古經典的召喚,如羹如墻,莫可或忘也。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