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琳/臺北報導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昨日舉辦「2025軍事新聞論壇」,並以「戰略溝通新時代:人工智慧與國際話語權」為題,邀請國內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AI在戰略溝通的應用及國際話語權的建構,透過理論與實務的驗證與整合,提升國軍整體媒體識讀及戰略傳播效能。
培育專業人才 因應未來挑戰
為厚植國軍新世代媒體專業人才之培育與AI應用素養,「2025軍事新聞論壇」昨日在政戰學院志清圖書館登場,由政戰局副局長張少將主持,邀請文化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郭文平等專家學者蒞臨,並以3場發表「進入全民國防戰力新核心—AI運用」、「水能覆舟,亦能載舟:善用大型語言模型鞏固社會共識」及「生成式AI的風險」為題互相交流討論,研析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上的應用,建構專業人才能量。
其中,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劉榮樺發表的「生成式AI的風險」,首先舉例北約戰略傳播卓越中心已將AI納入戰略傳播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分別論述AI的優勢、負面效應、弱點及解方。劉榮樺說明未來的戰略溝通,將是人機協作的共生體,而人工智慧作為工具,國軍更需培育專業的人才及擴大官兵的媒體素養及辨別能力,因此需要制定護欄政策,保持技術創新及教育具專業素養的人才,才能因應未來戰爭型態的多重挑戰。
強化國防宣傳 彰顯守護決心
張副局長致詞時表示,近年來國軍積極強化軍事媒體跨界的交流合作,並導入AI科技應用,建構多層次的資訊傳播網絡,藉此能在面對中共進行的滲透與輿論操作時,進行有效聚焦與反制,展現國軍堅定的戰略自信與訊息主控能力。而部隊透過精實訓練展現堅實戰力,正是最有力的國防宣傳,若能結合媒體與人工智慧科技,將官兵平時訓練成果有效傳達,必能進一步彰顯中華民國國軍建軍整備的決心,與守護家園的意志,也讓國際社會看見臺灣堅韌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