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復生
美國總統川普為實現「讓美國再度偉大」競選承諾,上任後,積極推動「美國優先」為主軸的國際戰略,首先採取「單挑中國,極限施壓」策略,運用科技戰、關稅戰、金融戰等工具,要求中共遵守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現狀。其次,參考「東西德模式」敦促烏克蘭、俄羅斯和談,早日結束烏俄戰爭,改善美、俄關係,準備邀請俄國重返「八大工業國集團」,為推動「聯俄制『中』」新戰略鋪路。第三是重整美國與北約、印太等盟國夥伴關係,保持軍事交流合作,要求增加分擔維護國際安全成本。第四是強勢摧毀伊朗發展核武計畫,削弱俄、「中」支援中東代理國能量,聯合以色列、阿聯、沙烏地阿拉伯等國,落實《亞伯拉罕協定》與「兩國方案」,鞏固美國主導的中東新格局。第五是積極拿回巴拿馬運河主控權,增加美軍南方司令部與拉美國家軍事合作,反制中共運用「一帶一路」在美國「後院」拓展影響力。第六是爭取格陵蘭、丹麥、挪威、加拿大、俄國等北極圈國家合作,共同開發北極圈,建立軍事據點、航運安全、資源開發,以及設置「金穹飛彈防禦體系」預警系統,為維護美國本土安全服務。
提升國防預算 強化備戰
美國國防部6月26日公布「2026財年國防預算提案」,總預算金額達9616億美元(約新臺幣28兆元),較2025財年增加13.4%,將優先提升美國本土安全,重振國防工業基礎,規劃擴大採購先進飛彈與無人機,聚焦造艦、金穹飛彈防禦與太空感測體系,調高官兵薪資等具體措施,強化美國整體防衛與戰備能量,應對俄、「中」在印太、歐洲、北極圈,以及太空領域軍力擴張威脅。川普政府強調要重建美軍,提升其殺傷力與戰備能力,成為擁有強大嚇阻能力的軍隊,做為拓展國際戰略布局後盾,逐步實現川普「讓美國再度偉大」願景。
近來,川普、副總統范斯、防長赫格塞斯等,相繼對美國國防戰略內涵提出重要論述,展現國防戰略布局新動向。5月20日,川普在白宮宣布,美國規劃打造「金穹本土飛彈防禦體系」,準備出資1750億美元(約新臺幣5.3兆元),在2029年1月總統任期屆滿前開始運作。該重大國防投資以維護美國本土安全為優先,將顛覆核武飛彈恐怖平衡戰略格局;同時,美國運用「太空衛星網通體系」優勢,以及遠程飛彈精準打擊能量,將迫使俄、「中」等國跟進發展,陷入太空軍備競賽的「財政黑洞」。
此外,美國國防部宣布投資10億美元,打造「常規即時打擊」(CPS)能量,開發一種能夠在「1小時內,打擊全球任何目標的遠程精準非核武器」,落實「太空衛星網通體系」,支撐「聯合全領域作戰」(JADO)與「聯合全領域指管」(JADC2)新作戰概念,讓美軍「多領域特遣隊」(MDTF)等,能夠擁有覆蓋全球快速精準優勢,成為「嚇阻威脅,避免戰爭」關鍵軍事力量。
5月下旬,范斯在海軍官校畢業典禮上表示,美國國防戰略將以現實為本,保護美國核心利益,不會投入不明確的軍事任務;如果美國決定出拳就會出重拳,快速完成軍事行動,達成明確戰略目標;今後出兵會相當謹慎,同時美國的對手國應該會了解,只要美國畫下「紅線」,就會果斷執行軍事任務,這種「透過實力保障和平」策略,將成為美國國防政策基本立場。
攜手印太盟國 穩定臺海
赫格塞斯6月初在「香格里拉安全論壇」指出,中共擴張軍力與演訓措施,已經嚴重威脅臺海安全與印太區域穩定,美國會繼續結合印太盟國夥伴,合作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同時要求印太盟國夥伴增加國防預算,共同分擔國際安全成本。美軍參聯會主席凱恩上將6月中旬,在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中共可能動用軍事手段達成「併吞臺灣」目標,也可能不會,但是美軍需要為此種威脅做好準備;同時,共軍針對臺灣的軍事活動,在範圍、規模、複雜度與頻率上都明顯升高,這些挑釁動作並非例行性演習,「而是為武力併吞臺灣所進行的預演」。美國防部面對共軍步步進逼的威脅,已把嚇阻共軍在臺海擴張行動,列為美軍在印太地區首要任務。美國海軍代理作戰部長基爾比上將即強調,「讓臺灣難以攻取」是國務院與海軍共同戰略目標。
聚焦5大領域 嚇阻中共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防部積極發展「太空衛星網通體系」,支撐「新作戰概念」落實運用,其中,海軍應對臺海安全情勢的戰略規劃,主要聚焦在5大領域,包括遠程精準打擊能力、反制共軍指揮、管制、通訊、電腦、網路、情報、監視、偵察、定位(C5ISRT)、美軍艦艇戰區接戰防衛、對抗受干擾的後勤補給能力、非傳統海上拒止行動等。美國海軍學院長期持續研究「如何嚇阻共軍武力犯臺做法」,同時美國海軍、美軍印太司令部、美軍太平洋艦隊等,已經密切協調合作,加速進行戰略部署,確保在軍事危機發生前,形成完整可恃戰力,嚇阻共軍步步進逼的威脅行動,達成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現狀任務目標。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