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兩岸論壇】中共惠臺包藏禍心 糖衣掩飾統戰

Date:2025/08/31 Clicks:52
儘管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低迷,中共仍持續透過「銀鷹計畫」對我國學子遂行統戰,呼籲國人赴陸交流應謹慎以對。(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儘管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低迷,中共仍持續透過「銀鷹計畫」對我國學子遂行統戰,呼籲國人赴陸交流應謹慎以對。(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侯信田

 溯自2016年起,中共為熱絡兩岸學子交流,即開辦「銀鷹計畫」,不僅提供我國學子暑期赴陸實習機會,活動期間除提供免費食宿外,甚至還給予學子每日人民幣100元(相當臺幣400元)之零用錢,條件相當誘人;今年,中共仍積極推動「銀鷹計畫」,且是由中共「國務院臺辦」交辦各省市臺辦單位執行,並提供中共金融期貨交易所等大型國企,以及央企、中國農發集團、中旅集團、農業銀行、中國建築集團、中國銀行等商業機構,作為實習單位。

「銀鷹計畫」 拉攏國人交流

 據我國研究統戰工作學者觀察指出,就「銀鷹計畫」開辦之指導單位「國臺辦」屬正部級,加上其實習單位及對我學子釋出之優渥條件,此態樣即符其「統戰工作」的計畫手段,實習地區更遍及北京、上海、福建、廈門、廣東等地,因此亦引起中國大陸本身之學子反彈,提出「難道我們大陸學生就不是人」、「這種好機會為何不能留給我們大陸的學生嗎?」、「至少也要有同樣機會和待遇吧!」、「看到公司都是國企呀!應該把好工作留給國內吧!」等負面情緒,藉此觀察更可得知,中共的「銀鷹計畫」雖一味想討好臺灣青年,但已造成中國大陸內部自身之矛盾對立及不滿。

 直自2019年新冠肺炎爆發後,基於各種管制措施下,使得兩岸交流數量降至歷史低點,加上中共涉嫌「掩蓋疫情」、過度「封城」等政策不當,最後不僅疫情無法有效抑制外,亦波及其經濟發展,許多中小企業不是宣布倒閉就是逃離中國市場,最後更導致國際社會對中共信任感盡失。

 至2022年疫情降溫進入「後疫情時代」,所有管制措施雖陸續解封,但兩岸關係在政治互信、經濟交流已受嚴重影響,國人赴陸發展意願仍不高,赴陸觀光旅遊處於冰點;對此,中共在2023年為補救兩岸關係,即發布「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及45條對臺具體措施,後於今年再次發布17條措施,企圖以各項「利多」的釋出,拉攏我各領域人才前往交流、投資與發展;另在今年7月份,中共再次對我國人祭出一系列的交流措施,舉如「首次申辦臺胞證的臺灣民眾可享全額免收費優惠」,並同步推出「線上預審核系統縮短辦理時限」、「24小時緊急辦證綠色通道」、「兩岸婚姻家庭專屬服務視窗」,以及「兩岸交流現狀資料支撐」等利多,經審視條文,可見近年中共為使統戰工作更能夠「接地氣」,不僅將對臺工作交付其福建省政府來執行之外,更將目標對象廣納我國「在學」或「非在學」青年。

暑期活動 實為政治洗腦

 回顧去年7月份,我國安單位就曾發布警訊提醒國人,中共正藉大學開辦暑期交流營隊方式,辦理兩岸學子交流,並由其統戰部門主導,內容不僅費用低廉但行程相當豐富,非常不符費用對價比例,且是極力邀請我國學子前往參加;後經了解相關營隊從開訓典禮開始,即是由其統戰部門全程主導,更會在議程當中注入許多統戰元素,不斷提倡「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歷史」,或是「認同共產黨思想」等美化共產黨之形象作為,以「宣講」手段降低參加學子對「統戰」及「共黨」之戒心。

 今年也不例外,暑假前夕,陸委會為維護國家及國人安全,特別整理出中共對臺政策的暑期交流工作重點,尤其是對我在學學子釋出許多活動資訊,包含「學術交流」、「科研競賽」、「網紅特訓」、「徵文比賽」、「優惠門票」及「企業實習」等範疇機會相當誘人,但因其背後之真正目的充滿許多疑點甚至是政治陷阱,藉以提醒國人赴陸交流活動應多謹慎評估,並應多注意自身安全。

高薪陷阱 剽竊先進技術

 近年中共對國人不斷祭出聲稱其「惠臺」政策,加上大張旗鼓推動「帶路倡議」及「亞投行」等,看似經濟即將大發展,使得我國國人及不少企業心動紛紛前往,但近日卻陸續傳出赴陸就業受挫、投資失利等消息,甚至去到大陸才明白原來檯面上傳出「祭高薪、送股票」等「好康」,到最後原來竟是陸企一場「養、套、殺」的陷阱。就以臺灣非常頂尖、全球著名的半導體公司的前主管之例,一開始陸企不僅開高薪的挖角,甚至還提供子女就讀大陸的貴族學校機會,條件相當誘人,不少我國高科技產業的主管就因此與其簽約,且一簽就是3至4年,陸企在一開始都講冠冕堂皇,一旦真正舉家搬遷至大陸定居後才發現,談好的薪資並不是一次到位,而是慢慢加薪且是吊你胃口,即所謂「養」,並且觀察你漸漸適應中國大陸之生活環境後,就開始以軟硬兼施方式,吸取臺灣的高科技Know How,即所謂「套」,最後當其要的Know How到手後、剽竊成功至技術成熟後,就開始遭到冷落的窘境、丟在一旁,即所謂「殺」。

 縱觀陸企對待臺灣高科技人才之手段,不僅是非常有計畫性外,最卑劣手段是當你沒利用價值時,態度即轉變,以現實與殘酷待之。此外,不僅我國半導體科技人才赴陸就業面臨陸企業如此圈套外,據媒體揭露,就連美國電動車公司特斯拉亦是如此,自2019年至中共上海設立「首座海外超級工廠」,並享有其給予免費獲配土地、稅務等優惠,且起初在中國大陸聲勢高漲,但在短短6年後,業績急轉直下,市占率從11%,到了今年5月銳減至僅4%,其因是陸企業不斷山寨特斯拉發展新車,甚至技術轉移,因此中共消費者當前都已轉向本土品牌,使得特斯拉當前必須面對不利窘境。

經濟失靈 包裝美好假象

 經探究,近年來因中國大陸內控問題持續失靈,經濟狀況持續下滑,全面性問題仍尚待解決,自去年來整體失業率高達近5.5%,雖其中央部門不斷聲稱已有效控制,但就實況其地方中小企業,卻傳出大量裁員、欠薪及抗爭事件,另在整體失業率問題最嚴重就是「非在校青年失業率」高達16%,其主因不外乎是許多中共外資陸續撤離,但依中共一貫「報喜不報憂」,合理推測其失業問題是更嚴重的。

 中共在其經濟自身難保狀況下,卻不斷向我國青年釋出就業、創業機會與優渥條件,其行徑可說相當詭異,其因乃是為對我國青年之統戰策略,先以甜頭招攬我國人赴陸投資,再逐步削弱我國人對臺灣主權的意識,最後是否能創業成功、就業是否能順利,就得靠自己的機運,但經近年赴陸發展青年回臺後的回饋,多數前往發展都沒想像地美好,如此審視中共近年對我國人所釋出「惠臺」,無非就像是包著糖衣的毒藥,國人務須更加謹慎看待及應對赴陸交流,避免因一時的小利沖昏頭,甚至落入其統戰陷阱,最後得不償失。

(作者為媒體工作者)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