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he main content area
:::

【軍旅職人】直升機修護細心專注 把關航機「健康」

Date:2025/11/06 Clicks:15
 結構組官兵進行AH-1W攻擊直升機炸藥包安裝作業。(記者陳彥陵攝) 結構組官兵進行AH-1W攻擊直升機炸藥包安裝作業。(記者陳彥陵攝)

記者陳彥陵/專題報導

 素有「直升機醫學中心」美譽的陸軍航空基地勤務廠,為直升機基地級修護單位,最重要的任務即是為航機的「健康」把關。直升機的每一個部位在使用一定時數後,均須定期進場「健檢」,而在直升機維修體系中,複合材料修護可謂最細緻的工序之一,航勤廠複材配造所有這麼一群「職人」,肩負直升機航材檢修、裂損修補與零組件製作等任務,除基地保修外,也能配合飛行單位執行前支游修作業,展現高度專業與應急支援能力。

 複材配造所區分白鐵鉚釘組、噴漆組及複材組,能執行AH-64E、AH-1W、OH-58D、CH-47SD、UH-60M等型機的金屬結構、複合材料及旋翼葉片檢修,並執行直升機每5年定期全機及零附件噴漆作業,無論是檢測結構受損狀況、裁切玻璃纖維與黏著固化,抑或進行修復後的葉片平衡測試及全機噴漆,每道程序都不容一絲誤差,對他們而言,一塊罩蓋、一顆鉚釘,都是守護飛安基石。

從頭學起 反覆練習考取證照

 飛機構架修護士,並非一朝一夕能練就專業技術,也不是閉門造車進行修復,除了原本就讀飛修科人員外,大多數官兵在剛報到時,對直升機結構一知半解,必須從頭學起。不同於外界對軍人的想像,這裡更像是一座「技藝學校」,必須考取各項專業技術證照,包含基本要求每人考取飛機修護丙級,並針對不同組別,考取固定式起重機、堆高機、高壓氣體容器操作、粉塵作業主管、有機溶劑作業主管及氬氣鎢極電銲等專業證照,以支持修護實務工作需求。此外,為維持修護品質與效率,每季都會針對官兵專業職能,進行學、術科測驗,這些證照不僅是工場的「入門票」,更代表他們的專業足以在高壓、危險環境下正確操作。

 「那時候覺得很枯燥,但現在才深刻了解,這些細節就是飛安的根本。」飛機構架修護士黃國維上士回憶起初報到的情景,在沒有飛機修護基礎知識情況下,被安排在經驗豐富的「師傅」身邊,透過學長技術傳承,從最基礎的檢查、量測開始,逐漸進入裂損修補、真空固化、靜態平衡等專業工序。他深諳專業沒有速成的捷徑,因此利用上工期間及休息時間,從基礎開始一步一步練習,將一個動作重複做數十次以上,直到熟練為止。

累積經驗 敏銳觀察精準判斷

 相較於修復作業本身,如何精準判斷損傷位置與嚴重程度,更需要長年經驗的累積與敏銳觀察力;因此,在有了基礎的本事後,更要精進檢驗細節。其中,複材組職司各型機葉片、罩蓋等修復工作,最初須執行「敲擊檢查」。經驗豐富的官兵能透過複合板材反饋的聲音,判斷是否有脫層及凹坑,並針對該部位實施修補,以玻璃纖維精準切製出破損部位的形狀,視材料種類,再分別以真空機及加熱機進行黏著加固後打磨平整,以利後續噴漆作業遂行。

 此外,所有經修復的葉片皆需執行葉片平衡測試;首先須運用靜態平衡儀,在碩大葉片上找出平衡點。尤其經打磨後的葉片,平衡點位置之標記已不可識別,更考驗操作者專注與經驗。官兵必須移動平衡儀葉片承載車,將葉片移至平衡儀上,這個流程通常需要反覆操作數次,方能精準地將葉片固定銷與平衡儀結合,並使感測器確實碰到將葉片迎風面,再針對儀器檢測數據,調整配重塊數量,以達到葉片平衡技令之規範,避免震盪過大,使葉片維持動平衡。黃國維也強調,「保修作業注重節點管制,方能發揮適時支援能量」,即使累積豐厚經驗,仍要按照技術手冊執行,按部就班、依期程管制,方能務實提升修製品質。

 機身金屬結構檢修方面,則由白鐵鉚釘組負責執行,具製作機內補片及焊接等能量。所有附件除須按原機內部角度、曲度等比複製,官兵必須熟練至目視及可製作出相同零件,並以「零誤差」為標準,避免機上安裝時變形,或於飛行期間因互相摩擦、碰撞,導致磨損與破裂情形;將金屬部件安裝於機上時,也要妥善運用實鉚及拉鉚進行緊定,不致變形、脫層等狀況發生,所有工作均需細針密縷,也展現官兵從基礎到純熟的專業與細膩。

確遵技令 謹慎執行任務 

 在噴漆作業部分, AH-1W攻擊直升機等3型機於航保手冊規範要求,每5年須進行一次全機噴漆,複材配造所須先針對直升機外部機殼進行打磨作業,將直升機的每一吋「皮膚」除鏽、磨光,使在外征戰5年之久的機身,洗去一身征塵。噴漆看似簡單,其厚度、紋路等,均會影響直升機重量與平衡;因此,從調漆比例、正副手在照明與噴塗的配合,以及後續檢驗等,均要重視技令規範。領班吳首儒士官長指出,噴漆最重要的是漆面,漆面平整,避免粗糙面增加阻力;缺漆面會加速機身腐蝕狀況,故在執行噴漆時,須做複式檢驗,著重在漆面是否產生垂流現象、厚度是否平整,且在鉚釘及蓋板接縫處有無漆裂狀況,細節繁瑣卻須細心執行,展現官兵專注技藝的堅持。

 他們的手藝,雖然都藏在機身上,卻是保障飛行官安全與國家戰力的堅實屏障。每項修製作業,均攸關飛行安全與任務成敗,從確遵技令,逐步學習基本技術,到能獨立完成修護任務,再一路累積經驗,磨練出精準判斷與熟練手法。每一道工法都承載著「從零到職人」的心路歷程。過程中,不僅要學會技術,更要學會如何「發掘問題」。每一次檢測數據若不符規範,必須立刻重來;而他們也總能扛住修製期程壓力,以專業技術與嚴謹態度,面對每一次修護任務,也正因為這份堅持,讓複材配造所不僅是修護單位,更是飛安背後的守護者。他們將專注與熱情投入直升機修護工作,對技術不斷精益求精,對細節的高度重視,正體現國軍後勤維保的核心精神。

 噴漆組官兵進行全機噴漆時,正手負責噴塗,須搭配副手照明,方能確保無遺漏或垂流之處。(記者陳彥陵攝) 噴漆組官兵進行全機噴漆時,正手負責噴塗,須搭配副手照明,方能確保無遺漏或垂流之處。(記者陳彥陵攝)
 官兵進行AH-1W攻擊直升機全機噴漆作業。(記者陳彥陵攝) 官兵進行AH-1W攻擊直升機全機噴漆作業。(記者陳彥陵攝)
 複材配造所官兵運用平衡儀葉片承載車在葉片中心將其撐起,並移至靜態平衡儀上方進行檢測。(記者陳彥陵攝) 複材配造所官兵運用平衡儀葉片承載車在葉片中心將其撐起,並移至靜態平衡儀上方進行檢測。(記者陳彥陵攝)
 複材組官兵運用「敲擊測試」方式,判斷CH-47SD運輸直升機葉片是否損壞。(記者陳彥陵攝) 複材組官兵運用「敲擊測試」方式,判斷CH-47SD運輸直升機葉片是否損壞。(記者陳彥陵攝)
 結構組官兵針對直升機排氣尾管斷裂部位進行焊接。(記者陳彥陵攝) 結構組官兵針對直升機排氣尾管斷裂部位進行焊接。(記者陳彥陵攝)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