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軍普百科—聊聊國防:114年國防報告書
節目重點:
一、本集《軍普百科—聊聊國防》主題是國防部今年所發布的《國防報告書》,以「敏捷韌性國軍、堅定捍衛國家」為主軸,內容區分戰略環境、堅實國防、和平基石、國防管理等4大篇章,由國防院副研究員王占璽主持,並與副研究員舒孝煌及淡江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共同深入解析《國防報告書》的重點意涵。
二、舒孝煌首先針對我國安全處境與友盟合作部分,說明我國在面對中共日益加劇的威脅壓迫下,除持續強化建軍備戰外,也積極深化與友盟國家的安全夥伴關係,並藉軍事、智庫、國際會議交流等途徑,爭取國際支持;林穎佑則以書中「建構不對稱戰力」與「防衛韌性」部分為切入點,揭示國軍結合後備動員、民間能量與強化「分散式指管」機制,打造具延續性與抗擊力的整體防衛體系,並以今年的漢光演習內容為例,表示國軍已將新戰略構想化為具體行動。
三、此外,舒孝煌及林穎佑也指出,堅實國防的根基就在於官兵本身,因此國軍也以「部隊安全、軍人安家、軍眷安心」為核心,持續推動薪資調整、勤務精簡及提升福利待遇等政策,使官兵更能專注戰訓本務、無後顧之憂。作為向國人傳達施政成果與防衛決心的重要窗口,《國防報告書》的發布,除了展現我國國防事務透明度外,也是向國際社會傳達我國堅定自我防衛及維護區域和平的決心。
給我們的啟示:
為應對當前臺海局勢,國軍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方針,持續強化國防戰力,達到「備戰才能避戰,以實力維護和平」的目標。對國軍官兵弟兄姊妹而言,了解《國防報告書》內容,除了對國防政策的整體方向有清楚認識外,更能體認到自身在整體國防中的使命與價值。
每位官兵弟兄姊妹都應意識到,我們的專業與戰力,就代表著國軍的形象,也是國人對國軍信任的基礎,唯有持續精進戰訓本務、使軍民齊心共同構築堅韌的防衛體系,才能讓敵人認知到,一旦發動侵略必定付出慘痛代價,使其不敢輕啟戰端,確保國家和平永續。
第二單元:認識我們的榮光—114年國軍模範團體:旭江軍艦
節目重點:
一、本集主角為榮獲今年國軍模範團體的旭江軍艦全體官兵。節目首先由艦長洪志誠少校對旭江軍艦進行介紹,作為海軍沱江級軍艦的後續艦,該艦融合「國艦國造」技術與先進武器系統,具備「快、狠、準」的作戰特性,不僅是重要的海上防衛力量,也是我國發展不對稱戰力的象徵。
二、艦上官兵在平時訓練方面,透過模擬各種想定情形以強化臨場應變能力,舉凡裝備保養、射擊、故障排除等各項訓練課目,所有成員均恪遵規範,並展現出謹慎細心、有條不紊、精實訓練的能力與信心,使得單位在成軍短短一年即獲選為國軍模範團體,這項殊榮的背後是官兵們無數汗水的累積而來。而同樣的團隊精神也體現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官兵們在狹小艙間相互協力,從執行勤務、設備維修到共同用餐等日常細節中,無不透露出在嚴謹的紀律下,充滿溫馨與默契的團結氛圍。
三、洪艦長在訪談時也談及帶兵之道,強調「以任務為主,以官兵為本」,領導者必須親身投入、以身作則,才能凝聚團隊向心;幹部要運用智慧與經驗帶領部屬,同時作成員之間的橋梁,化解衝突與歧見,才能維繫團結。節目最後透過旭江軍艦官兵「團結、專業、榮譽」信念作結尾,展現這群海上戰士以行動詮釋守護的精神。
給我們的啟示:
團隊的力量不只取決於裝備與技術,同時也取決於人心的凝聚。旭江軍艦從成軍到榮獲國軍模範團體,都有賴於每一位官兵的努力與付出,從武器操作、輪機控制、雷達守望到伙房炊事,皆體現出「職責各有不同,使命同等重要」的概念。
同時,我們也能從旭江軍艦全體官兵身上,看見團隊運作與人性化管理的核心:當幹部親力親為、關懷部屬情況;同袍間以誠相待、相互扶持,所有人面對任務與挑戰皆全力以赴,才能讓「正向領導」與「相互信任」匯集成團隊最穩固堅實的力量,在面臨任何困難與挑戰時都能屹立不搖。
第三單元:通識教育—媒體識讀
節目重點:
一、本集《通識教育—媒體識讀》由國立空中大學教授郭秋田深入剖析「資安攻擊與認知作戰」結合運用的態樣與模式,提醒官兵身處科技時代,對資訊安全與媒體識讀能力的建立至關重要,須從資安防護、訊息傳播到認知心防的脈絡,建立起全方位的防線。
二、郭秋田說明,現今中共的認知作戰與資安攻擊早已融合為「軟硬一體」的複合行動。敵人首先以資安攻擊的手段,奪取網站、帳號控制權,接著再配合虛假訊息的傳散,實施輿論的操弄,試圖使國人產生「敵強我弱」的認知,以及對我方「防務空虛」的不信任。同時,日漸普及的「生成式AI」也為資安與媒體識讀帶來全新挑戰,「生成式AI」的強大功能與便利性,除了容易讓使用者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誤將機敏資訊投入AI模型而造成外洩,也使得建立假帳號帶風向、內容農場文章或深偽影片的製作變得極為方便,成為敵人攻擊的利器,使認知作戰更隱密也更難防範。
三、對此,老師提出3項防護核心觀念:建立「資安零信任」思維、使用帳號時開啟「多因子驗證」功能與確保「權限最小化」,在資安層面即做好控管與防護,不讓敵人有任何可乘之機。
給我們的啟示:
隨著科技進步與資訊發達,作戰型態除了愈趨多樣,也朝向多層並進、交互使用的複合型態。中共結合資安攻擊與認知作戰,透過社群攻占,再以演算法、假訊息進行滲透、傳散,讓真假訊息更加難以分辨。對每位官兵弟兄姊妹而言,謹慎、警覺與判斷力便是決定這種複合型作戰的勝敗關鍵。了解敵人的手法與邏輯,才能避免受到虛假訊息影響,讓敵人利用資訊媒介操控認知。
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正視AI人工智慧「雙面刃」的特性,若對其缺乏防護意識與使用規範,它就會成為敵人的工具,無論資料外洩或是假訊息生成,皆是難以防範的攻擊手段。因此在使用上,更要以安全為先、謹慎使用。唯有兼顧效率與防護意識,才能讓AI成為助力,而非隱憂。(本文由政治作戰局文宣心戰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