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戰略快評】濫用他國司法打壓異己 北京法律戰新手段

發佈日期:2025/09/01 點閱:12

◎蘇紫雲

 近期,美國眾議院舉行聽證會,聚焦「外國勢力濫用美國法庭」問題,揭露中共如何透過美國法律體系推進自身議程與規避制裁。聽證會揭示,中共不僅在軍事、經濟與外交領域開展博弈,更將「法律戰」延伸至民主國家司法體系中;「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明確表示,此手法須加以嚴格反制,否則,民主制度不僅無法有效保障自由,反會被專制政權操弄成打壓異己、輸出影響力的工具。

 出席聽證會的霍夫斯特拉大學法學教授古舉倫將北京的策略稱為「不對稱法律戰」,特徵之一係由獨立於中共政權與政黨組織之外的法人發起。聽證會主軸凸顯中共濫用美國法院的方式極為多樣,一方面透過策略性訴訟壓制批評者,迫使異議人士承受高昂的法律費用,進而達到寒蟬效應;另一方面,藉由智慧財產權訴訟所需資訊披露程序,經由司法攻防調閱資料方式,竊取戰略性新興技術。此外,北京還企圖利用訴訟程序拖延或挑戰美國立法與行政部門之國安措施,甚至藉司法管道對陸企競爭對手進行騷擾,是類操作,凸顯中共對民主體制的反向利用。在憲政民主中,言論自由、法律公開、司法透明,本是民主制度的核心價值,卻被中共視為可乘之機,且在攻防並用策略下,透過法律起訴的「進攻」以懲罰對手,也透過法律辯護的「防禦」保護自身利益,將美國法律體系變成競爭戰場。

 綜觀中共近年來在法律戰上的新手法,展現「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思維。北京利用民主社會的言論自由摧毀言論自由,利用民主制度的開放性與透明性,反過來打壓民主社會中的批評者,並為己身圖謀利益。此策略可怕之處,在於無軍事衝突般明顯,卻能在無形中侵蝕民主國家的制度基礎。從更寬廣視角來看,中共法律戰的最新手法凸顯了一個嚴峻挑戰,即在全球化相互依存之下,民主國家原本自豪的制度優勢,已漸次被轉化為對自身不利的武器。

 此為民主國家務須提高警覺的原因,應意識到境外勢力正惡意濫用民主體系司法中立的珍貴原則,進而透過在地代理者扭曲濫用,成為法律戰手段之一。如何在維護民主價值與防範濫用之間取得平衡,是美國與其他民主國家無法迴避的課題。唯有在維護自由與法治的同時,建立起防止濫用機制,方可確保民主制度不被反向利用。(作者為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