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26TIFA明年3/8登場 9國頂尖藝術家齊聚

發佈日期:2025/11/24 19:09 點閱:9
「2026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邁入第18屆,將於明年3月8至5月30日期間登場。(國家兩廳院提供)「2026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邁入第18屆,將於明年3月8至5月30日期間登場。(國家兩廳院提供)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2026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邁入第18屆,今(24)日公布16檔精采節目,邀請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與臺灣等9國頂尖藝術創作者,推出共106場演出,將於明年3月8至5月30日期間登場,並於12月1日開放兩廳院會員預購,12月8日全面啟售。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劇場的迷人之處,在於它總在「變與不變」之間持續閃耀,當作品被重新演繹,其不只是重現,而是在不同世代的身體與跨領域的形式中被再度打磨,折射出全新的面貌與想像。2026TIFA從經典重現到新世代創作,藝術家以各自的語言回應時間的流動,呈現劇場的無限可能。

 臺灣創作者以此刻的生命經驗回望土地與人,展現當代劇場創作的深度與厚度,也體現TIFA持續將臺灣藝術能量穿透國際的核心精神,其中,丞舞製作團隊(B.DANCE)長年活躍於國際舞臺,此次以全新創作《網》首登國家戲劇院,從戰火與社會動盪的靈感出發,凝視人在制度與歷史之間的牽繫;而在當代之外,TIFA也以國際經典勾勒劇場的歷史光譜,例如,曾以童話三部曲(《小紅帽》Le Petit Chaperon rouge、《小木偶》Pinocchio、《仙杜拉》Cendrillon)及《童話與傳說》 Contes et légendes 掀起臺灣劇場界熱烈迴響的法國劇場鬼才喬埃・波默拉(Joël Pommerat),攜手原班卡司重現《兩韓統一》La Réunification des deux Corées,於2014年首演後首度與臺北觀眾見面,以20個交錯故事拼貼出愛的百態。

 另外,在經典之後,創作者以跨域語言翻新劇場,展開未來的想像,例如,以色列裔英國編舞家侯非胥.謝克特(Hofesh Shechter)多次造訪臺灣,此次以光影與節奏翻轉潛意識,帶來全新舞作《潛夢劇場》Theatre of Dreams;法國拉貝克姊妹(Katia & Marielle Labèque)以雙鋼琴挑戰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前衛文本《考克多三部曲》Cocteau Trilogy,重述光影與詩意的宇。

 此外,除豐富節目,TIFA期間亦將推出多元周邊活動,為觀眾打造易於親近的藝術體驗。開春推出的「2026TIFA實境解謎」,結合場館空間與遊戲任務,觀眾將化身訓獸師,帶著靈獸「走獸」穿梭兩廳院場域,守護藝術節順利開幕,且3月7日更將舉行玩家團體戰,邀請觀眾齊聚兩廳院,共同破解最終關卡,為TIFA揭開序幕。

國拉貝克姊妹(Katia & Marielle Labèque)以雙鋼琴挑戰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前衛文本《考克多三部曲》Cocteau Trilogy,重述光影與詩意的宇。(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 Pauline Delassus  Umberto Nicoletti)國拉貝克姊妹(Katia & Marielle Labèque)以雙鋼琴挑戰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前衛文本《考克多三部曲》Cocteau Trilogy,重述光影與詩意的宇。(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 Pauline Delassus Umberto Nicoletti)
丞舞製作團隊(B.DANCE)此次以全新創作《網》首登國家戲劇院,凝視人在制度與歷史之間的牽繫。(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  周墨)丞舞製作團隊(B.DANCE)此次以全新創作《網》首登國家戲劇院,凝視人在制度與歷史之間的牽繫。(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 周墨)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