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寰宇韜略】中共偷仿MUM-T概念 美須鞏固優勢(下)

發佈日期:2025/11/08 點閱:34
 ShieldAI公司的X-BAT無人戰機,配備先進AI自主系統,或可成為未來各國抗衡中共數量優勢的可行選項。(取自ShieldAI公司「X」帳號) ShieldAI公司的X-BAT無人戰機,配備先進AI自主系統,或可成為未來各國抗衡中共數量優勢的可行選項。(取自ShieldAI公司「X」帳號)

◎徐彥齊(譯)

(接上文)

 近年,美軍在硬體層面發展「有人/無人組合」(MUM-T)戰術的代表性指標,應屬美國空軍推動的「協同戰鬥航空器」(CCA,又稱忠誠僚機)計畫。雖然CCA並未冠上「馬賽克作戰」概念之名,但在戰術概念上仍充分呼應其原則。共軍國防科技學者也高度關注CCA發展,尤其去年5月,美軍首次公開以F-16搭載人工智慧(AI)系統,採用無人飛控模式的改良版X-62A戰機後,更引發共軍軍事社群蓬勃討論。

 雖然共軍軍事社群觀點並不能直接代表官方立場,但「蘭德」智庫報告指出,其討論仍反映共軍如何理解與觀察美國發展的真實論述。例如,共軍分析家認為,美軍高調展示可運行空戰任務的改造版無人戰鬥機,顯示未來將AI普及至各類無人載具的論述與構想已逐漸成形;但也有質疑者認為,軍事作戰向來是「詐欺、陰謀與詭計」的形式對抗,AI在應對虛實難辨情境之際,仍難以實證其決策優勢。此外,即時通信可靠性、系統相容性問題,仍是發展CCA概念與AI技術的重大挑戰。

 共軍分析師也認為,若忠誠僚機無法達成在技術複雜度與生產成本的平衡,則美國空軍可能將重新評估採購數量,並大幅偏離「馬賽克作戰」的概念基礎。不過在去年公布的共軍報告中,則認定美國空軍為維繫大國衝突中決定性優勢,仍將持續推動CCA計畫,藉由打造一支成本更低、減員數量愈少、韌性愈強的空軍機隊,迫使共軍建置更為複雜的防禦系統。

探索關鍵戰術與技術指標

 儘管在意識形態與組織文化上格格不入,但共軍研究者認為,導入MUM-T戰術,並不違背軍事現代化指南提出的「三化」(機械化、信息化、智慧化)發展路徑,因此仍傾向於暫時擱置意識形態層面局限,積極研發並導入MUM-T戰術。

 在技術層面部分,共軍學術圈早自2010年代起,便開始關注MUM-T基礎科技開發;至2017到2019年「馬賽克作戰」概念成形後,共軍研究MUM-T論文更快速增加,初期內容多聚焦構築虛擬作戰環境網路,模擬評估相關戰術關鍵要求與技術指標。

 隨著相關科技發展日益成熟,中共官媒在去年評論中認為,實現MUM-T作戰,將取決於4種新式作戰模式:第一,部署大量結合偵察、干擾、欺偽、攻擊能力的AI系統,用於取代傳統遠程打擊武力;第二,提升多領域協同作戰效能;第三,在和平時期大量秘密部署無人裝備,在戰時可迅速啟動,取代傳統快速反應部隊。第四,運用自主集群無人機,發揚飽和攻擊戰術,以較低成本摧毀對手高價值資產。

開發無人機 多樣化發展   

 報告指出,2022年珠海航展亮相的「飛鴻97A」(FH-97A),可說是共軍研發CCA計畫具體代表象徵,而去年出現的雙座版「殲20S」(J-20S),則可視為共軍為實現MUM-T所打造的指管中繼節點。在此同時,由於中共同時發展多種CCA項目,包括「飛鴻97A」、匿稱「利劍」的「攻擊11」(Gongji-11),乃至於運輸用的W5000大型無人貨機,顯示中共開發進度,可能存在多種分歧觀點。

 此外,比起機型多樣化發展,共軍雖已意識到標準化通信架構的重要性,但也承認複雜、多變且高度競爭的電磁頻譜技術發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對不同型號無人機通聯與協同能力構成局限,使其自身MUM-T戰術發展,尚難達成預想的戰場覺知效能。

 報告強調,中共空軍目前在各軍種MUM-T戰術研發進程,居於牛耳,其規劃用於執行防空壓制(SEAD)、提供密接空中支援(CAS),以及根據「馬賽克作戰」概念,執行偵察、拒止與制空攔截作戰。而前空降軍副軍長景濤曾提出空降軍MUM-T戰術構想,認為可運用相關戰術,整合訓練備戰與特種作戰等環節,編組無人機團,並將旅級單位下轄多個無人機班,擴編為無人機營,並建制可執行地面作戰的反裝甲作戰班,進而將空降軍打造成為快速反應部隊,用於投入印太區域乃至於全球投射作戰。

 「蘭德」報告進一步指出,儘管中共自2015年起便積極關注、仿效美軍MUM-T科技與戰術發展,也已認知到MUM-T將成未來戰爭關鍵角色,但現階段其主要焦點,是優先提升無人機AI演算法,使無人系統網路可有效支援載人平臺。

 相較於技術論文焦點與軍事戰略家勾勒的未來戰爭形象,中共官方並未證實是否正加速開發具完整自主能力載具,不排除其仍在非公開項目階段;或被自身軍事戰略文化牽制,抗拒全面推動AI自主戰爭願景,僅接受有限度的蜂群網路技術與反CCA技術。

技術合作 反制共軍威脅

 對此,報告也在結論中提出政策建議,美軍應採取以下對策,維持競爭優勢:

 一、運用紅隊分析模樣,針對美軍MUM-T科技能力,研發採購制度,訂立客製化戰略資訊,預測中共可能負面反應,協助美軍對抗,並贏得對共軍的宣傳戰。

 二、針對共軍加速導入自主系統威脅,情報單位應專注分析其組織架構、作戰理論與訓練體系,評估共軍MUM-T能力發展,進而更深入解析共軍未來戰爭概念。

 三、與盟國共同採取具協調一致對應操作,強化電磁頻譜防禦,與產業界加速推動電磁戰領域技術合作,反制共軍全面電磁頻譜作戰威脅。

 四、美國國防部在籌建聯合作戰指揮體系時,應確保情報組配備中共問題專家,並強化監測、分析共軍電磁戰與資訊戰動態,以提供更準確的分析依據。

 五、應深入理解共軍在複雜戰爭情境下的政治指導與不安全感來源,鑑於中共在短期間仍難發展出可取代政委決策的先進演算法,其對應的政治工作,必須要在任務執行前作最後設定。因此,未來亦可關注其在相關決策領域的自主技術運用,進而運用其弱點,打造量身訂製的戰術。(完)

(譯稿來源: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報告)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