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率真
中共與委內瑞拉的石油合作,在國際政治與經濟舞臺上,是一個值得深入剖析的典型案例。這段關係的核心,遠非單純的商業往來,而是一場交織著地緣政治、能源安全、與威權主義擴張的複雜權力遊戲。這場看似「互惠雙贏」的合作,在更深層次上,卻隱藏著中共精心設計的戰略布局與對委內瑞拉資源的掠奪本質。本文試從歷史脈絡、交易細節、美國的干預與影響,以及合作背後的風險與本質,來探討這段特殊的關係。
石油換貸款 掌控被援國
中共與委內瑞拉的合作,始於委內瑞拉前總統查維茲執政時期。當時,查維茲政府決心擺脫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尋求新的國際夥伴;中共則精準地抓住了這個契機。對於北京而言,委內瑞拉不僅是拉丁美洲的重要地緣政治支點,更擁有全球最大的已探明石油儲量。這對日益增長的中國大陸經濟而言,是確保能源供應多樣性與國家能源安全的關鍵一步。
在美國於2019年實施嚴厲制裁之前,中共便已透過其國有企業,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成為委內瑞拉石油業的最大投資方。雙方最主要且最核心的合作模式便是「石油換貸款」—中共向委內瑞拉發放鉅額貸款,而委內瑞拉則承諾以未來多年的石油出口作為償還。自2008年以來,這類「石油換貸款」的合作項目總額已超過400億美元。這些資金表面上用於委內瑞拉的各個領域,包括基礎設施、住房項目,甚至是採購數百臺石油鑽探設備,但實際效果卻乏善可陳。
這種模式對中共而言,是一種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它無需承擔直接的市場波動風險,只需確保石油的穩定供應。更重要的是,這筆交易賦予中共對委內瑞拉經濟與政治的巨大影響力。它不僅鞏固了與委內瑞拉威權政府的關係,更讓委國背負沉重債務,使其在外交和經濟上愈來愈依賴北京當局。這是一種典型的「債務陷阱外交」,它讓被援助國陷入難以自拔的困境,最終不得不以國家戰略資產來抵債。
地下交易操作 規避制裁
當美國因委內瑞拉的威權統治,與人權問題實施嚴厲制裁後,這場合作進入了更為隱蔽、更具挑戰性的新階段。美國的制裁旨在切斷委內瑞拉的石油收入,迫使其政權做出改變。然而,中共卻選擇逆向操作,成為委內瑞拉在國際市場上的「救命稻草」。為了規避制裁帶來的風險和限制,中共與委內瑞拉採取多種複雜且不透明的交易方式,共同構建了一個難以追蹤的地下石油網絡。
一、「地下交易」與轉運中心:委內瑞拉的石油並不會直接從其港口運往中國大陸。這種直接運輸風險太高,容易被美國追蹤。取而代之的是,巨型油輪會先駛向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第三方國家的港口或海上轉運中心。在這些地點,委內瑞拉的原油會與來自其他國家的石油進行混合。這種「混油」的方式有效地掩蓋了原油的真實來源,讓追蹤變得極為困難,因為混合後的石油在成分上與其他地區的原油沒有明顯區別。
二、 中介公司與「船對船」轉運:為了進一步模糊交易足跡,中共與委內瑞拉的石油交易,經常透過複雜的中介公司網絡進行。這些公司多數與中共國有企業或其代理人有關,扮演著交易的「白手套」角色。油輪甚至會在公海進行「船對船」的轉運,將石油從一艘船轉移到另一艘。這種操作方式無需在任何港口留下貨物紀錄,使得美國的追蹤系統難以辨識貨物的最終目的地。惟這種方式增加了交易成本,卻顯示出雙方為了維護這段關係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三、 貨幣與支付方式:由於美元是全球主要的交易貨幣,且交易系統受到美國財政部的嚴格監控,「中」委雙方也採取了多種規避措施。除了部分透過第三國銀行進行的交易,雙方可能使用人民幣或透過物資交換(如以石油換取陸製食品、藥品或工業設備)來進行結算。這種非美元結算模式有效地避開了美國的金融制裁,但同時也讓委國無法獲得足夠的硬通貨,來解決其國內嚴重的經濟危機。
四、國有與「民營」企業的雙重角色:表面上,「中」委的石油合作由大型國有企業(如CNPC)主導,但當制裁壓力加大時,一些所謂的中共「民營」企業會作為代理人出現,執行高風險的交易。例如,據報導,一家名為 China Concord Resources Corp (CCRC)的公司於2024年5月與委內瑞拉簽訂了為期20年的合約,投資超過10億美元開發2座油田。這個罕見的投資顯示,即使是所謂的中共「民營」企業,也可能在中共的戰略布局下,進入原本難以吸引外資的委內瑞拉市場。值得注意的是,CCRC 在先前沒有任何石油鑽探經驗的情況下,自2024年9月起便調來約60名精通油田開採的中國大陸員工及1座中國大陸的鑽井平臺,旨在恢復這2座油田約100口油井的開採,進而提升原油產量。這種「民營」企業的參與,讓中共得以在不直接面對制裁風險的情況下,繼續其在委內瑞拉的戰略布局。
盡顯戰略野心 損人害己
儘管雙方宣稱這是「雙贏」的合作,但其背後的風險與掠奪本質不容忽視。對委內瑞拉而言,儘管獲得了外來資金,但其經濟並未得到根本性的推動,反而持續陷入衰退。石油產量因內部管理不善和基礎設施老化而急劇下降,導致難以完全履行對中共的石油供應承諾,償債能力也受到嚴重質疑。委內瑞拉人民的生活水準持續惡化,而國家資源卻被用於償還債務,和維持一個不受歡迎的政權。
對中共來說,這場合作雖然確保了能源供應,但也面臨著委內瑞拉政治不穩定,和美國持續制裁所帶來的風險。如果現任總統馬杜洛政權垮臺,中共的巨額投資和貸款,可能血本無歸。此外,這種公開支持受制裁國家的行為,也可能加劇與美國的關係緊張。
總體而言,中共與委內瑞拉的石油合作,是一場以經濟為名的地緣政治遊戲。它不僅凸顯了中共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的戰略野心,也暴露了其在國際關係中,利用他國困境來實現自身利益的威權主義本質。這場交易的最終受害者,或許是委內瑞拉的人民,他們在擺脫對原本大國依賴的同時,反而卻陷入了另一個更為隱蔽的財務控制陷阱。
(作者為中國大陸問題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