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復生
第54屆「太平洋島國論壇」(PIF)領袖峰會,9月9至12日在索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拉舉行。今年與往年PIF不同處,在於主辦國索羅門群島在中共意圖排除我國與會壓力下,為避免爭議擴大,決定不邀請美、日、法、「中」、我國等21個捐助國出席會議。
9月12日,PIF的18個成員國通過新架構,允許外部國家以「戰略夥伴」申請參與PIF,同時維持1992年PIF領袖公報有關「發展夥伴」決定,我國以「發展夥伴」身分參與PIF地位不變。明年PIF主辦國、亦是我國邦交國帛琉表示,「所有國家都將歡迎參加PIF活動」,據此,我國將可參與該論壇。
參與PRF 協助氣候適應
「太平洋島國論壇」18個成員國同意建立對話夥伴新架構,確保在集體決策過程中更有結構與平衡。PIF未來的「戰略夥伴」須符合條件,包括主權國家、政治共同體如歐盟或跨政府組織並需提出申請。同時,PIF將「戰略夥伴」國分為2級,第1級是在PIF所有戰略領域有合作或投資者;第2級是僅對特定計畫有捐助者。
今年PIF最重要議題是「海平面上升的生存威脅,太平洋島國具體應對措施為何?」PIF領袖們熱烈討論後,決定設立一個應對氣候變遷的融資機構,稱為「太平洋韌性基金」(PRF)。新機構任務是依據法律規範,採取具體行動,落實氣候適應,以及所有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關項目。外交部9月16日表示,我國將參與支持「太平洋韌性基金」,並分3年總共捐贈300萬美元經費。
南太島國處於美國「印太戰略」軍力部署側翼,對南太平洋海上交通線占有控制地位。多數南太島國強調「戰略自主」,發展細緻「平衡策略」,以利在大國競逐環境生存發展。2022年4月底,中共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協議」後,美國與澳洲高度警惕,並強化對南太島國重視程度,運用PIF為平臺,鞏固美國與南太島國互動關係。近年,多數南太島國強調經濟自主、區域合作應對氣候變遷挑戰,歡迎大國在南太競爭與投資,以利南太島國左右逢源。美、澳2國以南太安全穩定提供者自許,決定強化經營南太島國關係,增加警務安全合作,擴大投資海纜網通基礎建設,成為PIF第一級「戰略夥伴」,反制中共在南太發展勢力範圍。
強化合作 提升應變能量
美國國務院9月16日發布聲明指出,美國副國務卿藍道出席在巴紐舉行的「美國—太平洋島國論壇」圓桌會議,曾宣布雙方要重振夥伴關係,調整經濟、安全、基礎設施等領域共同優先事項。美國海上防衛隊將透過執行12項雙邊海上執法協議,提升太平洋島國的海上效能。同時,美國、澳洲、日本、我國等共同出資超過1億美元,在太平洋地區提供開放、安全、可信任的數位連通性,增加民眾經濟機會,打造「東密克羅尼西亞電纜」等系統。
此外,美國支持區域提升深海科研能量,取得太平洋海底礦產開發訊息,確保戰略產業獲得可靠關鍵礦物。在軍事安全領域方面,美國海軍陸戰隊正研擬在帛琉、澳洲等國,新增預置彈藥武器囤儲點,藉此提升在西太平洋部署彈性與戰備能量,以利在衝突危機時能快速反應,有效應對中共等潛在威脅。
攜手友盟 抗「中」經濟拉攏
近年來,中共運用「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合作發展論壇」,強化與斐濟、巴紐、索羅門群島、庫克群島等國合作。今年2月,庫克群島總理布朗訪問北京,與中共簽署「戰略夥伴協議」,由中共提供經濟援助,深化2國礦業、教育等合作關係,紐西蘭政府因此在6月決定,暫停對庫克群島提供約新臺幣3.2億元預算援助資金。
同時,中共把「楓橋」鄉村監控模式輸入索羅門群島,運用人口、戶籍、指紋、掌紋管理等措施,強化社會監控改善治安。此外,中共持續投入經濟與技術援助資源,拉攏南太島國親「中」。今年9月8日,帛琉總統惠恕仁在夏威夷美軍印太總部研討會表示,帛琉持續受中共經濟脅迫、毒品入侵,以及利誘侵蝕,「北京以100萬名觀光客利誘帛琉,希望帛琉與臺灣斷交,轉而與中共建交」。顯示,中共在南太加大經貿、警務等資源投入,除對美、澳等國形成競爭壓力外,也讓我國在南太邦交國面臨新考驗。
我國在南太有馬紹爾群島、帛琉、吐瓦魯等3個邦交國。根據美國《臺灣關係法》規定,美國法律僅承認197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為合法擁有臺灣國家資產與財產的實體。所以,美國協助維持中華民國邦交國數量,保持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存在的合法條件,繼續成為擁有臺灣國家資產與財產的實體,至關重要。
簽署協議 提供援助服務
今年2月,我國與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處(PIFS)正式簽署新合作協議,我國在未來3年內提供104.5萬美元,支持「太平洋海事專員辦公室」(OPOC)於2025至2027年間的運作,展現我國透過PIFS與南太島國合作行動。同時,我國繼續運用「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為平臺,結合美、日、澳等國與南太島國共同設置基金會,作為GCTF在南太島國專屬執行單位,在南太島國發揮各項援助服務與教育訓練能量,厚植我國在PIF國家善意基礎,培養人脈,以利穩固開拓邦誼。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