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保持好奇心 生活有樂趣

出刊日:2024/05/06 作者:文/李偉文 期數:419 點閱:2184
文/李偉文 
 很多人因為工作壓力太大,下班後只想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假日也在補眠跟購物中度過,沒有閒情逸致培養業餘興趣或參加社團。或者,好不容易退休有時間了,剛開始或許還會跟朋友去哪裡走走玩玩,吃吃喝喝,但是很快就失去了興致,而且往往因為生活作息改變,很快地人就懶散下來,時日稍久,整個人就會對什麼都沒有興致,整天盯著電視看。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特別提醒自己並且預做準備,退休後的日子很可能是死氣沉沉,失去生活的熱情。
 找回好奇心
 根據大腦掃描技術得知,好奇心會活化大腦裡的多巴胺系統,讓我們開心快樂,也可以紓解精神壓力與肉體的疲憊,在挫折不順時仍然保持積極的熱情。
 另外有一個大規模研究,長期追蹤近800個人的生活,事先測量10種個人性格特質(包括是否具有好奇心),然後詢問受試者有那些個人目標,過了半年後追蹤結果發現,在所有特質當中,好奇心是最能用來預測一個人是否能達成目標的能力。
 評估自己是否有好奇心三大指標
1.對於不熟悉的人、事,或地方,不會排斥,甚至會開心地接觸。
2.不管去哪裡或在什麼時候,都會 尋找新的事物或體驗。
3.碰到新的狀況或挑戰,會主動地盡量收集新資訊。
 好奇心有感染力,假如你的父母兄弟姊妹,老師或好朋友,具有好奇心,那麼你也會變得比較有好奇心。
 有好奇心的人懂得欣賞難以理解的事物,也能享受吃驚的感覺,每次發現新的事物都會很開心。
 若你不知道如何重新找回自己的好奇心,那麼在跟朋友聚餐或偶然結識新朋友時,可以問他們:「最近有什麼新鮮事?」或直接問他們最近做什麼消遣,然後仔細聆聽,記筆記,自己也嘗試看看。
 找回對生活的好奇與熱情,方法還很多,比如到書店的雜誌區買一些自己從來沒有看過的雜誌,然後要求自己一頁一頁耐心地看,這個自己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領域。我就認識一個朋友,這幾年來,每個月都會到書店挑5本從來沒有看過的雜誌來看。
 除了看書,另外也可以改變日常交通的路線,開車偶爾換不同的路線走,走路搭捷運時就換條巷弄走,看看能不能練成龍應台老師所說的特異功能,「真正的發現之旅,不是尋找新世界,而是用新的觀點看世界」。然而,在一成不變而且被時間追著跑的生活中,能夠用新的視野看習以為常的世界,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我很羨慕龍應台老師的「特異功能」。
 她說:「每一次離開家門出去走走都是一次小探險,任選一個地圖沒有去過的點,捷運把我載到那裡,冒出地面,就開始那整個街廓的探險。」
 龍老師的特異功能就是,站在捷運出口,對著眼前鋪展的街道巷弄,她只要調一下內在心靈的App,這個熟悉的城市就可以頓時陌生起來,好像一張黑白照片突然轉換成重彩的油畫,充滿了神祕,處處是驚奇,讓自己變成一個初來乍到探索的旅人。
 哇!這真是珍貴的特異功能。其實,每個人在童年時都曾擁有過,小時候我們可以一看再看,甚至看幾十次一模一樣的卡通畫面時,還是會哈哈大笑,年輕時我們也很容易因為一個很簡單的事情而開心,但是這種很容易就快樂的心情卻隨著成長而消失了。
 這種用新鮮角度看世界的能力是可以訓練的,保有「好奇」的能力,是讓生活有樂趣的最重要因素,就如大畫家梵谷所說的:「熱愛生命最好的方法是去熱愛許多事物。」


電子書訂閱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7)

◎Myboo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pubu (網址:https://www.pubu.com.tw/magazine/382199)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