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2/09/06
作者:臧持新
期數:409
點閱:2366
苗栗市「貓裏喵親子公園」陳展的LVTP5-E1登陸工兵車(左)及LVTP5-R1救濟車(右),提供民眾參觀和兼具全民國防教育意義。
文/臧持新 圖/臧持新‧編輯室
民國111年1月1日和2月26日,花蓮縣吉安鄉「希望公園」、苗栗市「貓裏喵親子公園」,先後公開陳展LVTP5-E1(登陸工兵車),這款車輛專門為清掃灘岸地雷、障礙物所設計,可說是兩棲登陸作戰的前鋒,負責在敵火威脅下開闢登陸通道,由於車首裝置一具犁形剷刀式掃雷器(排雷犁),也有「大鋼牙」的暱稱。
花蓮縣海軍陸戰隊退伍隊員協會、苗栗縣海軍陸戰隊退伍隊員協會,獲得地方政府支持,為了發展地方觀光與凝聚退伍官兵向心,特別向海軍陸戰隊指揮部提出除役裝備申請,基於保存軍事文物理念,分別撥贈花蓮縣(吉安鄉)LVTP5-E1乙輛、苗栗縣(苗栗市)LVTP5-E1、LVTP5-R1(登陸救濟車)各乙輛,陳展於「希望公園」、「貓裏喵親子公園」,由於LVTP5-E1屬於限量版的軍事裝備,首次釋出給地方陳展,成了地方觀光的一項特色。
回顧 LVTP5-E1的歷史,美國於西元1946年開始發展登陸載具,設計出LVTP5(登陸運輸車),雙層中空合金鋼焊造(增加浮力)的車體,1952年開始配發陸戰隊服役,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利用LVTP5車型為基礎,研改新一款登陸工兵車。在1955年首先發展了LVTEX1工兵車,並於1962年完成LVTP5-E1,惟僅生產了41輛,屬於稀有的軍用車輛。美國開發LVTP5系列,除了A1登陸運輸車及E1登陸工兵車,另有C1登陸指揮車、H6登陸砲車、R1登陸救濟車,總共五種功能的車輛。LVTP5系列為美國陸戰隊重要裝備,曾參與了越南戰爭,具備實戰驗證的兩棲登陸戰車。
我國海軍陸戰隊早期使用之LVT-4、LVT-3C、LVT-A等登陸戰(砲)車,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製造,車況老舊、缺乏料配件,以致維護不易,前陸戰隊司令何恩廷中將特別向國防部爭取,協商美國軍售LVTP5系列。民國61年3月起,LVTP5-E1隨之加入海軍陸戰隊登陸戰車團,也是我國首次獲得登陸工兵車。
LVTP5-E1前方裝有一具犁剷刀式掃雷器,可搭載5員、最大載量6.7公噸、戰鬥裝載43.6公噸、上方配置發射架一具,攜帶二組以火箭拋投、長106.7公尺之爆炸索,內裝793.8公斤塑膠炸藥,由乘員在車內實施發射。
海軍陸戰隊有「為海軍收戰果、為陸軍做先鋒」之譽,LVTP5-E1正是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的開路先鋒,負責在敵火下開闢安全通道,通常與LVTP5-H6砲車部署第一舟波登陸,也可以在砲車火力掩護下另成第二舟波登陸。搶占灘岸之際,LVTP5-H6砲車在登陸海灘的二側水際停車,利用海水形成半遮蔽陣地,讓出海灘俾利後續舟波登陸,另以火力掩護LVTP5-E1作業及支援突擊步兵排海灘戰鬥。
在執行登陸操演時,LVTP5-E1在需要開設雷區通路之地段登陸,可於水際停車,發射爆炸索,再繼續上岸剷除殘餘地雷及障礙物;任務納編的工兵下車搜索清除殘雷並標示通路,所有作業必須在5分鐘內完成,當第二舟波突擊排占領海灘附近要點後,LVTP5-E1仍能繼續掃除海灘各種障礙,足見其重要性。
在海軍陸戰隊服役50年的LVTP5-E1,終因不敵歲月而須退役。但「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提供民間陳展就是它們最好的歸宿,也能藉此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彰顯其為國防奉獻的功績。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吉安鄉「希望公園」陳展的LVTP5-E1登陸工兵車,讓國人認識登陸工兵車的丰采與歷史。
LVTP5-H6登陸砲車在水際火力掩護,LVTP5-E1登陸工兵車(左)執行灘岸掃雷作業。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