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國家發展委員會今(20)日表示,截至10月底整體公共建設計畫經費執行數達5,36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執行近100億元,為近18年同期最高,今年計畫經費規模突破8,000億元,較去年增加超過200億元。今年1月至10月多項重大建設已陸續完成,包括國道3號銜接台66線增設系統交流道工程全線完工等,展現政府持續推動公共建設的決心與成效。
國發會主委葉俊顯表示,在各部會積極推動下,今年1月至10月多項重大建設已陸續完成,包括國道3號銜接台66線增設系統交流道工程全線完工,有效紓解大溪交流道及市道112甲線壅塞並提升通行效率;第3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儲槽及氣化設施正式啟用,可支應大潭電廠每小時900噸的用氣需求;烏溪鳥嘴潭人工湖6湖區完工,可滿足中部地區約100萬人每日用水需求,提升供水穩定度並有助減緩地層下陷;苗栗火車頭園區、新北市美術館、國家鐵道博物館及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歌舞展演館相繼啟用,提供民眾更多元的觀光、生態與文化體驗。
葉俊顯指出,這些成果展現政府持續推動公共建設的決心與成效。國發會將秉持「如期、如質、如度」的推動原則,結合充實產業投資5大要素包括土地、供電、供水、人才及勞工,同時配合6大區域發展策略推進,強化中央與地方整體推動量能。未來國發會將持續與工程會合作,協助各機關積極排除經費執行與工程推動的瓶頸,確保今年整體公共投資達標,讓公共建設成果加速落實於民眾生活,使交通更便捷、生活更安定、文化更豐富、教育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