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彥陵/臺北報導
國防部長顧立雄昨日表示,應對中共威脅,國軍將以實力換取和平,並於特別預算編列,著重提升防衛韌性及不對稱作戰,以及持續爭取F-16V戰機關鍵維修技術轉移,提升自主能量。此外,無人機產業持續朝打造「非紅供應鏈」方向邁進,能有效提升在地產能、規模及國防自主能量。
顧部長昨日出席立法院院會備詢,於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就國防安全、認知作戰等議題進行說明。其中,針對外界關切中共犯臺意圖,顧部長表示,實力是嚇阻的基礎,為確保臺海和平穩定,國軍也會以實力為基礎換取和平。
美F-16新機交付 可望明年展開
另談及F-16新機交付進度,顧部長說明,臺美雙方持續透過管制會議,就軍售裝備延宕情形保持密切溝通,目前部分問題已逐步獲得改善,明年可望開始交付,惟全數按期完成交機仍具挑戰性,國防部將全力爭取如期完全。
另關於「臺灣之盾」與美合作情形,他強調防空系統建置為建軍重點之一,臺美雙方已有討論,未來將納入年底提出的特別預算中說明,構建多層、完整的防空網。其中,他也說明該案已送行政院審議,項目著重防衛韌性與不對稱作戰2部分。
在院會質詢時,針對立委關注F-16V戰機維修能量,顧部長指出,漢翔公司自109年成立F-16維修中心迄今,已建置372項維修能量,送國外維修時間,也從平均400多天縮短至200天內,未來會持續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爭取關鍵技術轉移,以強化自主維修能量。
發展「非紅」無人機 提升在地生產能量
此外,對於立委質詢無人機產能議題,顧部長說明,發展無人機2大目標在使在地生產能量提升,維持作戰韌性,並透過產能提升創造一定的產業規模,才能支持產業發展,國防部作為無人機最大需求單位,會盡量與相關產業協同合作,跟上國際技術創新的角度;並建立「非紅供應鏈」,例如飛控系統、通訊模組等零組件,須創造足夠經濟規模,才能帶動產業動能與大廠投入,形成自主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