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翁庭華《影像跨越時空能量》攝影個展重溫人文記憶

發佈日期:2025/10/05 點閱:20
攝影家翁庭華1960年元旦開始拍照,走過65年創作歷程。(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攝影家翁庭華1960年元旦開始拍照,走過65年創作歷程。(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主辦《影像跨越時空能量》翁庭華攝影個展,即起至11月16日於該處藝文大樓特展室展出,3大主題精選80幅作品,耙梳數十年創作歷程,透過鏡頭深情凝視家鄉,記錄城市變遷,也在異地探索藝術新思潮,以鏡頭凝結歲月,重溫人文記憶。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長詹素貞開幕致詞表示,翁庭華提過「攝影的本質就是見證歷史」,但本質之外,他也發揮高度創意及學習精神,將藝術能量提升到巔峰,並在臺灣深耕攝影藝術教育,從作品可看到關注的焦點,源自對於人文、對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最終關懷。

  詹素貞提到,這些影像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藝術家心靈的書寫。從黑白影像的質樸,到創意構圖的探索,每一張作品都像是一段故事,引領觀眾在光影中回望歲月,並與自身記憶產生共鳴。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表示,禪修方法之一「默照」,默指的是在眾生喧嘩,人聲鼎沸的時代,對當下的情境仍清楚明白。沒有太多色彩紛擾卻攝住觀者的心神,翁庭華的魅力就是呈現這樣的氛圍。

  翁庭華表示,從1960年元旦開始拍照,65年以來經歷黑白攝影、彩色攝影、數位攝影到現在的AI,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攝影的紀實性、時代性、歷史性始終不變。從過去到現在,他秉持一個原則,就是攝影藝術要細水長流,勿操之過急,不然藝術家的創作熱度就沒了。雖然歲數不小,自己一直堅持要為攝影藝術、時代、歷史留下珍貴影像的精神,透過作品紀錄本土、左鄰右舍景象。

  該展分為3大主題,「歲月的詩情」單元以深厚的鄉土情懷,呈現基隆及臺灣各地的人文風景與環境變遷。「往事如歌-淡水線舊鐵道」,則記錄這條承載無數時代記憶的鐵道風貌,留下珍貴的歷史影像。「現實與幻想的交融」則展現藝術家旅居東京期間的創新實驗,透過多重曝光與新潮觀念,開拓攝影的表現可能。

  展覽期間規劃2場交流活動,10月15日(三)藝術下午茶講座,10月18日(六)導覽活動,深入理解攝影背後的觀察與思考,由翁庭華親自帶領大家看見攝影不只是瞬間的捕捉,更是跨越時空的文化力量,細品來自鏡頭的溫度與能量。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長詹素貞開幕致詞表示,翁庭華作品不僅見證歷史,也關注這片土地的人文與生活。(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臺北市藝文推廣處長詹素貞開幕致詞表示,翁庭華作品不僅見證歷史,也關注這片土地的人文與生活。(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開幕致詞表示,翁庭華的作品魅力沒有太多色彩紛擾,卻攝住觀者的心神。(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開幕致詞表示,翁庭華的作品魅力沒有太多色彩紛擾,卻攝住觀者的心神。(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
翁庭華1962年作品《順水推舟》。(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翁庭華1962年作品《順水推舟》。(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
翁庭華1975年作品《忠於職守》。(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翁庭華1975年作品《忠於職守》。(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
翁庭華1989年作品《和平鐘聲》。(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翁庭華1989年作品《和平鐘聲》。(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
翁庭華1990年作品《未來城市》。(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翁庭華1990年作品《未來城市》。(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
《影像跨越時空能量》翁庭華攝影個展開幕,3大主題精選80幅作品。(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影像跨越時空能量》翁庭華攝影個展開幕,3大主題精選80幅作品。(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提供)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