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欣妤/綜合報導
《星條旗報》1日報導,隨著全球對太空領域日益重視,歐洲正積極擴大太空能力,將利用北歐特殊地理位置、重新審視太空安全戰略,藉此降低對美國的依賴,並抗衡俄羅斯、中共等國的競爭。
推動太空自主 降低對美依賴
報導指出,目前歐洲唯一能將衛星送上太空軌道的基地,只有遠在南美洲、位於赤道以北500公里的法屬圭亞那太空港;或者「借用」美國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進行發射任務,顯示歐洲高度仰賴美國提供的太空能力。隨著川普政府推動「美國優先」政策,以及商業太空市場蓬勃發展,歐洲開始審視其太空戰略,盼在全球太空競爭中占一席之地。
其中,瑞典基魯納的國有「艾斯蘭吉太空中心」(Esrange Space Center),正在推動入軌火箭計畫,目標是從歐洲本土發射衛星進入軌道。另外,德國民營「伊薩航太」3月也從挪威的安島太空發射場(Andøya Spaceport),進行入軌火箭首次試飛,儘管火箭在升空30秒後便墜海,但仍將此次短暫飛行視為成功的一步。
上述2座太空基地,均具備特殊地理優勢。「艾斯蘭吉太空中心」位於北極圈北邊200公里處,可與環繞北極的衛星通聯,且腹地廣闊、周圍幾乎沒有人煙,可安全進行火星著陸器降落傘、平流層氣球等多種太空實驗。而位處挪威西北端小島的安島,可讓火箭安全墜海,不會威脅民眾安全。
最快明年 自歐陸進行軌道發射
智庫「歐洲太空政策研究所」(ESPI)所長莫勒直言,若歐洲希望在未來5至10年取得太空影響力,投注的資金必須加倍;不過他預期,最快明年歐洲就能實現首次軌道發射。
美國目前正在打造「金穹」飛彈防禦系統,並計畫部署太空武器。美國副總統范斯曾呼籲歐洲,勿再依賴華府,應強化各領域防禦能力。此外,SpaceX與「藍源」(Blue Origin)公司的商業太空競賽如火如荼,加上俄「中」積極布局太空,凸顯歐洲提升太空能力的緊迫性。除了北歐以外,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與英國等,也積極爭取加入歐洲太空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