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星艦」第10次試飛成功 驗證星鏈衛星部署能量

發佈日期:2025/08/28 點閱:7
「星艦」重型火箭自德州「星際基地」升空,順利完成第10次飛行測試任務。(達志影像/路透社)「星艦」重型火箭自德州「星際基地」升空,順利完成第10次飛行測試任務。(達志影像/路透社)
記者賴名倫/綜合報導

 太空科技公司SpaceX的「星艦」(Starship)重型火箭,美東時間26日19時30分許升空,執行第10次飛行測試,順利釋放8枚模擬「星鏈」(Starlink)衛星,完成助推器應變與新隔熱材料測試。這次成功象徵技術已臻成熟,有助拓展「星鏈」衛星部署能量。

發動機全數點火 回程濺落印度洋

 SpaceX公司表示,「星艦」的第1節「超重型」(Super Heavy)助推火箭,首先點燃全數33具「猛禽」(Raptor)發動機,從德州南部波卡契卡的太空港「星際基地」(Starbase)升空,隨後「超重型」於發射約7分鐘後分離並墜入墨西哥灣,「星艦」也順利抵達距地表約200公里的低地軌道(LEO),並在短時間內,連續釋放8枚模擬「星鏈」衛星,驗證快速部署能力,隨後重返大氣層。

 儘管部分氣動力翼面在過程中因高溫燃燒而輕微受損,但「星艦」仍按計畫,在印度洋「濺落」(Splashdown),宣告測試任務成功。

順利完成隔熱材料測試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星艦」今年舉行的3次測試,先後因火箭燃料外洩、發動機未點燃與失控而失敗。而本次順利完成隔熱材料測試,顯示上述技術問題持續獲得改進,未來可望繼續運用新式隔熱材料與冷卻技術,加速促成「星艦」實用化。

 報導說,「星艦」現階段任務著眼於部署「星鏈」衛星,不過,SpaceX已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簽約,將以改良版「星艦」參與「阿提米絲」(Artemis)載人登月計畫,原訂最快2027年進行載人飛行任務,但此時程可能會延後。

「星艦」全數點燃33具「猛禽」火箭發動機,展現龐大推力與優異酬載能力。(達志影像/美聯社)「星艦」全數點燃33具「猛禽」火箭發動機,展現龐大推力與優異酬載能力。(達志影像/美聯社)
「星艦」在低地軌道順利釋放8枚模擬「星鏈」衛星,驗證其快速部署能量。(截自SpaceX影片)「星艦」在低地軌道順利釋放8枚模擬「星鏈」衛星,驗證其快速部署能量。(截自SpaceX影片)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