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全家遊戲總動員 儲存腦本防失智

出刊日:2022/07/07 作者:邱詩琁 期數:408 點閱:271
文/邱詩琁
近兩年多來,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已被國外醫學實驗證實,可能導致腦組織發炎。牛津大學神經學教授Masud Husain表示,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以進入大腦並造成直接傷害。國際失智症協會擔心會因此造成未來失智症人口大增。即使病毒不斷變種,罹患的症狀趨近感冒,我們仍要繼續保持防疫習慣不鬆懈,因為要抵抗的不只是呼吸道的感染,還包括病毒可能對腦部造成的影響。
現代人有近憂亦有遠慮。高齡社會下,失智症成了我們活得愈長,卻絕對不想罹患的疾病。而科學研究也證實,盡早儲存腦本有助遠離失智風險,如同人過中年之後要開始儲存骨本和肌力一樣。
所謂的腦本,和認知能力息息相關。認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記憶力、反應速度、語言能力、空間概念、思考彈性、計算能力、計畫執行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也是我們應對日常生活、工作所需的多樣能力。
退休族少了職場多種能力需求的刺激,恐會加速認知能力的退化,埋下未來失智的風險。所幸,退休族也少了職場的高壓(高壓所導致的焦慮、憂鬱對於大腦亦有不良影響),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持續補腦,透過學習、休閒運動、社交等,維持和社會的連結,便能幫自己儲存幸福老後、優雅老化的腦本。
閱讀報章雜誌,看到動腦專區時,許多讀者都會立即提筆作答,可能是比較2張圖片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或是圈選出字海裡的歌名或成語;或是紙上迷宮等等,這些都是能夠活化腦部的輕鬆愉快遊戲,更進一步,還可以挑戰不同難度的數獨遊戲,鍛鍊數字推理能力。解題成功,還能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近年,桌遊蔚為熱潮,從國外引進或國人自行研發的桌遊款式愈來愈多,已不只是大富翁、疊疊樂,也有針對長輩專門研發的桌遊:《這樣玩,不失智》、《作伙來辦桌》、《漁惑滿滿》、《青春到老》等。桌遊通常需要2個人以上,甚至更多人才能玩,除了動腦鬥智,更增加了親友互動,疫情期間也成了不少人的居家活動。長輩喜歡的下棋、打麻將,也是元祖級的動腦好遊戲。
歐美國家、高齡大國日本近年也鼓勵長輩跟上年輕人的電玩潮流,日本的森濱子奶奶90歲時獲金氏紀錄認證,為「最高齡遊戲Youtuber」,51歲開始接觸電玩遊戲的她說:「打電動就是我人生的意義!玩遊戲真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之一!」打電動成為她保持身體健康、手指靈活、頭腦靈光的動力和法寶。
甚至有專門為長輩所舉辦的電競比賽,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瑞典爺奶電競團隊的戰服上印著:我們有的是時間殺敵!(We‘ve got time to kill),看了讓人不覺莞爾。爺爺奶奶們因為電玩組隊認識夥伴,透過遊戲紓解壓力,更開心的是成了孫子崇拜的對象。遊戲機業者XBOX去年發起了一個有趣也有意義的活動:「把你的遊戲機打包,贈送給長輩當作禮物吧!」遊戲成了打破世代藩籬、促進交流的極佳媒介。
玩遊戲需要具備玩心,不少國內外的高齡長輩跟上網路風潮,成為高齡網紅,扮裝、遊戲直播、分享興趣等,玩得不亦樂乎。這些讓生活趣味盎然的長輩,可說是現代人儲存腦本的最佳示範。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store_mz_search.jsp)HyRead ebook 凌網科技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