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0/05/12
作者:藝嵐
期數:395
點閱:425
圖為「新生病毒看不見、冠狀刺劍插表面、肺腑吐納應萬變」動作圖示。
文/藝嵐 圖/藝嵐‧張維倫
人們生活周遭總是充斥細菌、病毒,體弱多病者人人自危,身強體壯者卻猶如臺南劍獅勇猛的形象,隔絕病菌於體外。防疫基本功除了配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也要多運動,增強自體免疫力,才能常保健康。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法定傳染病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挑戰各國防疫體系,從2002/2003年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2012年的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到今年的COVID-19(武漢肺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為名,新增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
因皇冠特徵而得名,冠狀病毒是一群具有外套膜的RNA病毒,外表呈現圓形狀,透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可見類似皇冠的突起。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除了呈現典型冠狀病毒形態外,該病毒也不同於以往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目前對其完整傳播途徑,各國仍在持續研究與釐清中。
罹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者多會出現發燒、四肢無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也有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文獻統計顯示,約有1至2%患者的病程會發展到嚴重肺炎、呼吸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而造成死亡。分析死亡個案發現,多具有潛在慢性病史。
養肺顧健康 強化自體免疫
由於病毒主侵肺部,維護肺部健康愈顯重要。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設計「新冠肺炎防疫」藏頭詩:「新生病毒看不見,冠狀刺劍插表面。肺腑吐納應萬變,炎發體熱要細驗。防止擴散設界限,疫起同心齊鍛鍊。」
簡文仁也設計隨時隨地都能動一動的簡單動作,認真做一回也能滿頭大汗。他指出,中等強度的運動有助於強化免疫力,沒有設限要做多久,盡自己能力及體力,重複做同一動作亦可,例如:伸展、肌力。
動作一:新生病毒看不見
他說,這是以病毒特性設計的動作,主要是手、腰的伸展。「新生病毒」是指雙掌張開舉高,做出「開花」的動作向上;「看不見」是弓箭步的同時,像美猴王一樣側身,右手彎曲、右手掌彎曲放在左眼上方,再換方向。
動作二:冠狀刺劍插表面
雙手掌張開,手背靠近頭部再向外、向上張開,猶如「冠狀刺劍」。他說,冠狀病毒就是外層突出如皇冠狀。「插表面」是將一手上、一手下,在胸前劃圓方式。
動作三:肺腑吐納應萬變
「肺腑吐納」是呼吸運動,以深呼吸的方式,先吸飽再慢慢吐,也可以將吐氣的方式延長或強化,延長是氣拉長,強化是大力吐氣。「應萬變」是用雙手在身體上下伸展。
動作四:炎發體熱要細驗
「炎發體熱」是指疾病的症狀如發炎、發燒,動作就是將雙手抬高並倒放在頭兩側,似因體熱欲散熱的動作。「要細驗」是指要仔細檢查,雙腳張開下蹲,雙手臂彎曲做出如擴胸的動作,腰要挺直,這可訓練到背肌及骨盆的穩定度。
動作五:防止擴散設界限
「防止擴散」是指雙手交叉抱胸,彎腰微蹲。「設界限」是指雙手平放在胸前不動,雙腳呈弓箭步,左右弓交替代表設定界限。
動作六:疫起同心齊鍛鍊
「疫起同心」是手掌空心握拳放在胸前,約心臟高度,右手放左胸、左手放右胸,不斷慢速敲擊,這平常也是保健的方法,輕敲即可。「齊鍛鍊」是指雙手手指交叉伸懶腰、踮腳尖,以訓練平衡感。
簡文仁提醒,運動時也要注意空間通風與否,流汗後注意身體的保暖及適時補充水分,遵守政府防疫原則,以良好的健康狀態抗疫。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store_mz_search.jsp)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圖為「炎發體熱要細驗、防止擴散設界限、疫起同心齊鍛鍊」動作圖示。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