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美不勝收《國防美術館》典藏作品導覽

出刊日:2020/03/11 作者:張旭光 期數:394 點閱:1616
〈曉園〉水彩  54x26cm  2017〈曉園〉水彩 54x26cm 2017
文/張旭光 圖/編輯室‧國防美術館提供
畫家簡介:
張柏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藝術與設計碩士(IOWA STATE UNIVERSITY),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設計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際城市速寫會員(INTERNATIONAL MEMBER OF URBAN SKETCHERS),全國技能競賽裁判長、國際技能競賽裁判(IVTC EXPERT),各大美展評審委員等。投身教育數十年且熱愛創作,張教授是臺灣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水彩畫家之一,近十多年來以「城巿速寫風格」開啟水彩行旅創作風潮,帶動許多水彩速寫愛好者,在山城海濱迎向朝日的光彩,以簡易畫材表現臺灣最美好的景致。
作品導覽:
1.復興崗曉園
「曉園春滿,柳湖泱泱,碧草如茵柳條長,桃李正芬芳,桃李正芬芳,我們在復興崗上管領著這一片風光……」,這摘錄自〈復興崗頌〉的歌詞,相信在復興崗受過訓的各世代服役軍人,都一定耳熟能詳。因為這個名為「曉園」的國防美術館,同時也是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應用藝術學系的系館。「蘸起眼淚和鮮血─繪畫出倫理民主科學的新世界」,這是時任總政戰部主任的王昇將軍為藝術系撰題之系訓。
這棟美術館的歷史,前身為「復興崗美術館」,初建於民國40年(1951年7月15日)政工幹校創校之際,日據時代,這裡曾是北投的跑馬場,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視察後,成為了政工幹校建校校地,又名為復興崗。「復興崗美術館」為政工幹校藝術系的最早系館,承載65年的優良教學環境,培育無數優秀政戰文宣人才與藝術家。民國105年現任行政院退輔會主任委員馮世寬先生,在擔任國防部長時,有感於美術館的教學空間與典藏設備過於陳舊,經政工幹校藝術系校友:國際水墨大師李奇茂教授(1925~2019)等藝術家的建議下,決議整建曉園復與崗美術館為現今的「國防美術館」。
2.曉園寫生會
政戰學院應用藝術學系,為積極推動藝文活動與藝術教育的重要目標,於106年10月假國防美術館舉辦「曉園寫生會」,邀請國立臺灣師大藝術學院張柏舟教授,與城市速寫隊全體畫友三十餘位,以及政戰學院應用藝術學系歷屆校友們,回娘家共同參與寫生彩繪交流,以手中的畫筆勾勒出國軍首座現代美術館《國防美術館‧曉園》美麗的風貌。希望透過以藝文會友,提升國軍藝文涵養與能量,打造全新的國防藝術園區,作為學生展演、觀摩授課、藝文人才培育、名家講座、作品典藏維護保存及藝術家交流觀摩的園地,進一步提升國防藝術教育,豐富國軍精神戰力。國防美術館落成啟用首年舉辦「曉園寫生會」活動後,未來每年也將舉辦「寫生趣」等各項活動,透過與藝文界交流開拓學生的視野,並期盼與各大學校院師生藝術交流,昇華為敦親睦鄰之友善校園(園區),激發璀璨的藝術火花。
3.曉園/曉園寫生會作品
張柏舟教授受邀蒞臨曉園創作,當日細雨綿綿,僅能在美術館的素描教室大落地窗內寫生,即便天候濕冷,然而曉園最美的時刻,正是雨中美景,張教授一行畫家立刻掌握這美好氛圍,畫下這件曉園作品,寫生後並當場慷慨贈與應用藝術學系國防美術館永久典藏。
此作品以橫幅形式描繪,構圖將「曉橋」置中偏右,再以人物點綴帶出左側的寫生親水平台,池中紅荷在雨中嬌豔綻開,林蔭深處,透出後來興建為國防美術二館的前音樂系館,整件作品構圖平穩,視覺動線引人細細流連,似乎可尋覓出小精靈般的讓視覺不願移開;三位撐傘點景人物以不同色系的條紋衫,讓畫面更具吸引力但又不違和,張教授在畫面的掌控功力真是令我們嘖嘖稱奇。
張教授的作品呈現了用美、用愛包容故鄉土地的體驗,以彩筆記錄著這故土上的點點滴滴。又速寫極易與人建立交織情感,作品以細緻彩度,繽紛又平淡的經營著詩歌般的喜悅,真正是藝術的魔法師。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store_mz_search.jsp)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曉園寫生會」,邀請畫友以畫筆勾勒出國軍首座現代美術館《國防美術館‧曉園》美麗的風貌。「曉園寫生會」,邀請畫友以畫筆勾勒出國軍首座現代美術館《國防美術館‧曉園》美麗的風貌。
曉園寫生會,畫下曉園雨中最美的時刻。(前排左為張柏舟)曉園寫生會,畫下曉園雨中最美的時刻。(前排左為張柏舟)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