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颯颯軍魂 我武維揚

出刊日:2020/03/11 作者:亙離 期數:394 點閱:430
吳烈士仲渤民國16年生,空軍官校畢業即投身烽火禦敵衛國行列。吳烈士仲渤民國16年生,空軍官校畢業即投身烽火禦敵衛國行列。
文/亙離 圖/家屬提供
「23日至31日,第一大隊出動B-25五架,第五大隊出動F-51機……,炸射匪軍船隻,並偵察匪軍動態。」
每回爬梳歷史文件,細讀軍事戰報短短百餘字的同時,心裡總是揣摩著,紀錄文字的深處,是多麼迫切激烈的空中戰鬥。雲端上敵我翻折咬尾,地面砲火四射的場景,這些年輕的生命,心裡可有絲毫恐懼?
329青年節,因黃花崗革命而起;接續的歲月裡,還有無數年輕的生命,用犧牲換來國家的長治久安。他們之中,有人乘風而起,光榮凱旋;但也有人英年早逝,自此徒留傷悲。他們沒有機會接受喝采,但也活得無懼無悔。
「吳烈士仲渤,民國16年12月1日生,空軍軍官學校第25期驅逐組畢業。任空軍第5大隊第27中隊少尉三級飛行員。39年3月29日,烈士駕機出擊廣東雷州半島西岸之匪,於樂民港西南上空,飛機為匪地面砲火擊中著火,跳傘,失蹤。生前有戡亂戰績23次。奉頒三等宣威獎章。遺有父母。」
尚未滿23歲的青年,已經著有23次戰績,並且風華正茂之年為國犧牲;以為國盡忠全人子大孝,這位年輕的烈士,就是前外交部長、現任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未曾謀面的親舅。
李大維的母親吳慧女士,曾撰文回憶胞弟和父親對話的場景。當時年方17的吳仲渤對父親說「我是要從軍的,我們不去,誰去?」當時吳慧提醒弟弟,政府規定18歲才能從軍,但卻得到他要先考空軍預備軍官的回應;她描述胞弟「不是喜歡為自己解釋的人。」因此,其父只短短回說「我知道你都考慮了,我不阻攔你!」
此後,吳仲渤順利從空軍官校畢業,投身烽火禦敵衛國。「我的油管被擊中了,飛機在10分鐘內可能爆炸,我要跳傘了!」這段同袍口述的無線電對話,是他最後留下的言語,二十餘歲的青春生命,以殉職告終。這段鮮為人知的家族史,就真真切切地發生在70年前3月29日。
是什麼使命驅動這些年輕的生命,前仆後繼勇敢飛上青天?在今年的329青年節時,好好思索應當不難理解;他們,正是為了你我的幸福,犧牲了自己的幸福。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