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普發現金嚴防詐騙 4不口訣守護財安

發佈日期:2025/11/23 17:57 點閱:10
警政署提醒政府不會以簡訊或Email通知領取,也不會要求到ATM或網銀操作。(圖由警政署提供)警政署提醒政府不會以簡訊或Email通知領取,也不會要求到ATM或網銀操作。(圖由警政署提供)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普發現金1萬元上路後,明(24)日將開放郵局臨櫃領現。目前普發現金工作持續進行中,行政院指示各部會持續關注各種最新發展狀況,積極推動防詐宣導及打詐工作。警政署刑事局表示, 隨著「普發現金1萬元」政策上路,相關詐騙風險必須嚴加防範,刑事局分析3大詐騙手法,並提醒防詐4不口訣「不點擊、不填輸、不匯款、不轉傳」,避免讓普發金成為詐團眼中的「提款機」。

 行政院已成立「普發現金打詐小組」,由相關部會組成,打詐小組每日進行網路巡查,監控網域及社群平臺是否出現偽冒政府或普發現金網站的可疑連結,一經發現,立即通報相關單位確認是否為偽冒網站,確認屬實即停止解析該網站,避免民眾誤用詐騙網站。

 刑事局分析,詐團鎖定「普發現金」詐騙三種方式,包括「假檢警詐騙」詐團先謊稱有人冒領1萬元,再假冒警察或檢察官,恐嚇受害人涉案,要求交付提款卡、存摺、OTP簡訊密碼或大額現金,並以「偵查不公開」為由阻斷查證。第2種是「假代辦、騙取金融帳戶」,以「協助登記」或「代辦領取」為由,要求被害人提供提款卡、密碼,甚至借用帳戶,導致帳戶淪為人頭帳戶,不僅有財損風險,還可能被列入警示帳戶,衍生信用與法律責任風險。第3種是「釣魚簡訊詐騙」,通常是 假冒政府或銀行發送「普發現金1萬元立即領取」簡訊,誘使點擊惡意連結,竊取金融資訊或植入木馬程式。

 近期有受害案例發生,被害人在TikTok通訊軟體 上認識1名男子並轉由LINE聯絡,對方聲稱可協助領取「普發現金1萬元」,要求寄送金融卡,最後才驚覺遭詐騙。詐團以普發現金為藉口,再以「假交友」、「假檢警」方式詐騙被害人,刑事局提醒,民眾只要牢記「四不原則」即可降低風險,包括不點擊不明連結、不填寫個資或帳號密碼、不匯款給陌生帳戶、不轉傳來路不明訊息。另提醒政府不會以簡訊或Email通知領取,也不會要求到ATM或網銀操作,唯一官方網站為 10000.gov.tw ,請民眾提高警覺。

 面對詐騙集團利用「普發現金」趁機詐騙,防詐的第一步是「識詐」,除了警政署啟動高密度宣導,提醒民眾慎防假冒公務機關、釣魚連結及詐騙電話;教育部從校園扎根防詐教育;金管會與經濟部則協調各銀行業以及各零售業者,在ATM、超商Kiosk多媒體事務機、電子看板及網路粉絲專頁等同步宣導。政府採多層防線阻止詐騙。

 此外,政府同步強化技術防線,從源頭阻斷詐騙訊息,數發部建置唯一官方網站,並預先註冊逾百個相似網址,避免詐團假冒網域混淆民眾,同時運用DNS RPZ機制攔阻涉詐網站;通傳會針對「普發現金」、「10000元」等關鍵字強化境外簡訊攔阻,並持續對國際偽冒電話播放警示語音提醒。此外,警政署及法務部採「主動蒐報、即時防堵、溯源打擊」三步驟積極查緝、偵辦,截至11月初已破獲多起假冒檢警及釣魚簡訊案件,並查扣偽基站設備,有效切斷詐團訊息來源。

 刑事局目前已與各地警察機關成立「普發現金詐騙專案小組」,主動蒐報並攔阻涉詐簡訊、廣告假網站,目前已通報下架網路平臺廣告數 80 件,停止解析涉詐網站已阻斷 3 件,社群媒體帳號下架、停權數 97 件。民眾也可多利用「165打詐儀錶板」查詢最新案例,或加入165 LINE官方帳號與臉書粉絲專頁,獲取最新防詐提醒。若遇到疑似「普發金」詐騙訊息,可立即透過「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或撥打165專線檢舉,共同守護財產安全。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