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彥陵/綜合報導
以〈九條好漢在一班〉、〈我有一枝槍〉等軍歌聞名的資深作詞家黃瑩,昨日凌晨辭世,享耆壽95歲。回顧其一生筆耕不輟,創作多首膾炙人口軍歌歌詞,陪伴無數官兵走過軍旅歲月。他曾任政工幹校(現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教官、國立藝專、文化大學兼任教師及華視編審等職務,深耕傳統藝文及媒體製作工作不遺餘力,其作品不僅記錄了戰後臺灣音樂文化的發展脈絡,也為國軍部隊及藝術文化教育奠下深厚基礎。
文學底蘊深厚 歌詞橫跨軍中民間
黃瑩文學底蘊深厚,民國38年,隨姊姊來臺避亂,因局勢變遷自此扎根臺灣。為減輕家中負擔投入軍旅,並錄取政工幹校音樂系,自此展開與軍樂密不可分的創作人生。
黃瑩於49年獲選加入國防部「軍歌創作小組」,投入歌詞創作,以〈九條好漢在一班〉、〈我有一枝槍〉,以及〈夜襲〉等軍歌知名度最高。他曾說,當年軍中多是不識字的阿兵哥,因此,〈九條好漢在一班〉特別以淺白、易記的語句譜寫,「說打就打、說幹就幹」朗朗上口,也成為世代官兵最熟悉的軍歌之一。
黃瑩的創作也橫跨藝術歌曲、合唱、歌劇與電視主題曲,包括作曲家林聲翕的〈山旅之歌〉、〈海峽漁歌〉,作曲家張炫文的〈山海戀歌〉、〈海峽的明月〉,以及中視《大陸尋奇》節目主題曲〈江山萬里情〉。他也為屈文中2部中文歌劇《西廂記》、《天山雲雀》撰詞,更翻譯歌劇《杜蘭朵公主》中文版,為臺灣舞臺創作史留下精采一頁。
晚年仍筆耕不斷 展現創作能量
除藝文創作外,黃瑩奉派至華視期間,參與多項藝文節目規劃,包括教師藝術歌曲比賽「鐸聲獎」、推廣民俗技藝的「薪傳獎」、勵行孝道的「孝行獎」,以及曾承辦勞軍晚會、金馬、金鐘獎等頒獎典禮,對推動文化與教育極負責任感。
黃瑩晚年仍筆耕不斷,80歲時受命為三軍官校合唱團撰寫建國百年歌曲〈我武維揚〉,更於105年國軍第50屆文藝金像獎獲頒音樂類終身榮譽獎,由時任總統蔡英文頒發;民國110年,受臺北市立國樂團邀請填詞〈臺北禮讚〉,集結逾 200 名演出者的大型製作,展現其在傳統與現代題材間的創作能量。他以一支筆記錄了軍中記憶,也以音樂歌詞串起跨越時代的共同記憶,如今老師辭世,令各界惋惜,但其作品將繼續傳唱,成為國軍、社會音樂文化的重要篇章。